排污管道斷裂致河水“暗流”,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整條南柳河水都流入塌陷的“地洞”。

11月23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系霞山區水務中心和南柳河管理所獲悉,系河床底鋪設的排污管道斷裂所致。
12月2日,湛江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答復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稱,對此,霞山區政府已有相關處理結果。
官方回復記者稱,該問題是由于南柳河主河道壇坡村段(W-1690#)河床污水管破裂滲漏引發塌方所導致。
霞山區水務中心發現問題后立即安排施工人員排查具體情況,要求盡快拿出施工方案開展修復工作。
11月23日下午正式動工修復,對該塌方點周圍實施堆土圍堰、防水砂漿補漏、砌磚抹灰,通水反復檢查確認無滲漏現象后進行土方回填。修復工程于11月25日全部完工,恢復正常全面通水。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李華
(來源:華商報大風新聞)
重慶兩污水處理廠入選全國首批綠色低碳標桿廠
12月2日,記者從市住房城鄉建委了解到,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近日聯合發布了首批“污水處理綠色低碳標桿廠”名單,重慶市三峽水務有限責任公司長灘污水處理廠、九曲河污水處理廠成功入選,成為全國首批45座入選的污水處理廠之一。
九曲河污水處理廠是我市首個污水處理領域標準化試點項目,設計處理規模為10萬噸/天。該污水處理廠將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與污水處理進行深度耦合,開展一系列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逐步形成精細化運營管理模式,顯著提升了污水處理系統對水量波動和水質變化的適應能力,確保出水水質穩定達一級A標準,部分指標達到地表水環境Ⅲ類標準。該廠還深入運用大數據分析和模型算法技術,將工廠能耗降低19%、藥耗降低5%。
長灘污水處理廠通過優化曝氣模式、調整內回流控制、改善碳源投加方式等精細化管理手段,結合數智化技術的充分應用,實現了電量、除磷劑、碳源單耗同比減少8.9%、21.3%、12.3%,節約成本約100萬元,在提升出水水質、改善梁灘河流域水環境質量的同時,實現了企業降本增效、綠色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