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024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重慶廣電大廈演播廳舉行,現場揭曉了2024年度10名(組)“感動重慶十大人物”、2個特別獎集體和10名提名獎獲得者。其中在區高校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科技團隊榮獲“感動重慶”特別獎。
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科技團隊致力于國家荒漠化治理與生態文明建設。他們扎根實驗室,深入無人區,成功破解沙子向土壤轉換的力學難題,研發出成熟的技術體系,打造出近5萬畝生態綠洲。
沙漠化是地球癌癥,治理難度極大。長期以來,人們不斷與沙漠進行著搏斗,但沙漠化生態治理一直缺乏有效手段。
2008年,團隊帶頭人易志堅發現土壤顆粒間存在一種特定的約束,這讓他瞬間想到了沙子可以變為“土壤”,即讓沙子改變離散狀態,獲得土壤的力學狀態,干時為固體狀態(干土塊),濕時為流變狀態(稀泥)。團隊在實驗室里進行了成千上萬次反復模擬實驗,終于從植物里提取了約束材料,實現了沙子從離散狀態向土壤干、濕兩個力學狀態的轉變,并實現了保水保肥和滋生微生物的能力,成為植物生長的良好載體。
隨后,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科技團隊義無反顧投入到沙漠化治理的大部隊中。2016年至今,團隊在國內外不同立地條件下的沙漠或沙地,進行了20多個點的試驗示范研究,沙漠變成綠水青山、金山銀山的故事在國內外不斷精彩上演。
從前期扎根實驗室,到后期轉戰大漠邊關、深入無人區,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科技團隊一干就是15年,執著堅持“從0到1”的跨界創新,成功破解沙子向“土壤”轉換的力學“密碼”,提出了“沙漠土壤化”理論與方法,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技術、施工工藝和方法。截至目前,該團隊已打造出近5萬畝生態綠洲,26項科研成果獲得中國、澳大利亞、摩洛哥等國發明專利授權,產生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服務價值,實現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轉變,團隊為全球沙漠化治理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
科技賦能,凝結沙子成土壤的中國智慧;產業振興,創造荒漠變良田的世界奇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將科技的種子播撒到山川大漠里,這是科學家精神的生動詮釋。正如頒獎詞中所評價的一樣,重慶交通大學“沙漠土壤化”科技團隊這群拋家舍業的科研工作者,在“沙漠土壤化”這條艱難道路上負重前行、求索奮進,把敢為人先、勇攀高峰的科學家精神撒在了最廣袤的沙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