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水源污染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維護人民身體健康的必然要求。瀨溪河是重慶市大足區、榮昌區的母親河,最終在四川境內匯入沱江。瀨溪河水量小,支持大足、榮昌生產生活用水的負荷重,因此,盡管當地投入了大量資金和人力防治瀨溪河水源污染,水生態環境保護防線依然脆弱。1月19日,重慶市政協委員、大足區中醫院院長陸俊剛在重慶市政協六屆三次會議上建議,將瀨溪河納入長江支流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爭取中央資金支持,為治水提供強力保障。

陸俊剛介紹,瀨溪河屬沱江水系,發源于重慶市大足區,流經重慶市榮昌區,于四川省瀘縣胡市匯入沱江,是長江上游重要組成部分。從根本上說,保護好瀨溪河,就是保護好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關系到長江上游生態安全。

從維護群眾身體健康來看,瀨溪河是大足區和榮昌區的母親河,必須減少污染物入河,促進瀨溪河流域整體水質改善,為大足區和榮昌區150萬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提供科學保障,確保人民群眾能夠享受到安全、清潔的飲用水。

從治水的形勢來看,持續打好瀨溪河流域水源地污染防治戰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大足人均水資源量不及全市1/3、全國1/4,是重慶西部缺水最嚴重的區域之一。近年來,大足區瀨溪河及其支流流域沿岸人口快速增長、城鎮化進程加快,大量點源面源污染入河,導致水體受到污染,流域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凸顯,河流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逐步退化,嚴重影響流域水生態環境安全。

陸俊剛認為,整體性、系統性實施瀨溪河跨境河流水環境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已經是當務之急,如此方能實現瀨溪河水源地污染防治的“長治久安”。

陸俊剛建議,由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將瀨溪河(重慶段)水環境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納入長江重要支流跨境河流綜合治理項目,加強對瀨溪河跨境河流水環境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的項目包裝,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的中央資金支持,為治水注入強勁動力。(鄧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