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大道至簡,實干為要。新春伊始,自治區黨委、政府召開堅持“解放思想、創新求變,向海圖強、開放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擂響實干戰鼓。2月7日起,廣西云-廣西日報開設“實干開新局 聚力促發展”專欄,聚焦全區各地各部門各行業,如何以“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為鮮明導向,奮力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敬請關注。
使命系于擔當,任務重在落實。連日來,全區水利系統深入踐行廣西新春第一會精神,緊緊圍繞水利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迅速行動起來,開年即開干、實干建新功,奮力實現一季度水利工作開門紅。
2024年,全區完成全口徑水利投資406億元,比上年增長32.5%,創歷史新高;成功應對歷史罕見“龍舟水”、超強臺風“摩羯”等17次暴雨洪水,實現不垮一堤一壩、不傷亡一人目標。
2025年,全區水利發展任務更加繁重,責任更加重大。自治區水利廳黨組書記周光華表示,全區水利系統將樹牢“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的鮮明導向,爭做想干、敢干、會干的實干者,以“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干勁抓好水利工作落實,讓實干成為水利干部最鮮明的特征。要緊扣自治區“一區兩地一園一通道”建設,全力學思想、保安瀾、建水網、惠民生、強治理、促創新、拓開放,以超常規舉措、超常規力度推進水利高質量發展,確保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堅持投資引領,奮力推動八桂水網建設邁上新臺階。深入開展重大水利項目建設攻堅,建成馱英水庫及灌區工程,加快環北部灣廣西水資源配置、長塘水庫等項目建設,加快邕北灌區、那垌水庫、洋溪水利樞紐、潯江南岸灌區等一批水網骨干工程前期工作,條件具備后開工建設。開展城鄉供水一體化及城鎮飲水備用水源建設,推進集中供水規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深入實施水質提升行動,力爭全區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3%以上,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達到45%以上。科學謀劃“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規劃,力爭我區更多水利優質項目納入國家“大盤子”。
——堅持底線思維,奮力奪取水旱災害防御新勝利。做好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的充分準備,抓早抓細抓實各項準備工作,堅決打好水旱災害防御主動仗。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洪澇災害防御工作體系,加快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加快險工險段、薄弱堤段治理建設。強化水旱災害防御“四預”能力建設,完善山洪災害防治體系,強化水庫群聯合調度,提升基層水利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堅決守護八桂江河湖庫安瀾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堅持民生為上,不斷增進水利民生新福祉。實施大石山區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小型農業水利設施建設與管護攻堅,加快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全域灌區建設,全年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330萬畝以上。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系統治理,因地制宜建設具有壯風桂韻水魂的美麗幸福河湖,守護好祖國南方重要生態屏障。
——堅持改革創新,聚力激發水利發展新動能。加快水利工程建設運行管理機制、水利投融資、水權水價等系列改革,出臺實施水利投融資改革支持政策,保障水利投資可持續快速增長。培育壯大綠色水經濟,持續推動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大力發展節水產業,拓寬水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路徑。加速推進“人工智能+”賦能水利發展,統籌推進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工程建設。加快布設“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感知網,積極構建氣象衛星和測雨雷達、雨量站、水文站組成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提升極端條件下監測預警能力。抓好八桂之約·院士專家冬令營水利活動成果轉化,形成一批高含金量水利科技成果,為水利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