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無廢城市”建設按下快進鍵
央廣網2025-03-30 09:42
央廣網北京3月30日消息(記者劉夢雅 孔穎)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今天(3月30日)是“國際無廢日”。目前,我國“無廢城市”建設正面向全國推開,各地創新方法舉措,“無廢城市”建設按下快進鍵。
走進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的一家新科技材料公司生產車間內,自動化機械設備運轉不停。這家專業從事固體廢物再生產的企業,對當地的工業固廢煤矸石進行深入研發,制成了各種用于不同領域的莫來石產品。鄂爾多斯市固體廢物與土壤生態環境技術中心主任張宇介紹,“鄂爾多斯市固廢屬性特征數據庫”2024年正式上線運行。
張宇:按照數據精準、共享共建的原則,目的是促進我市固廢資源化利用產業,形成面向全國聚力創新的共治共享發展格局。
禹州市李金寨村是河南省許昌市“無廢鄉村”示范村,李金寨村黨支部委員李發志介紹,村里通過打造生態循環中心,形成產廢、用廢再循環的綠色閉環。
李發志:我們建設了垃圾分揀房。把全村村民的生活污水匯集到大柵格處理系統中,進行深度發酵之后,再通過土壤與植物的再次凈化,達到了無害化。
在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的“廢鉛蓄電池回收”綜合服務平臺,通過全景大屏幕,全國各地的廢鉛蓄電池數據一目了然。湖州市生態環境局長興分局副局長袁修渠表示,當前,長興縣建成了年處理30多萬噸的廢棄電池循環經濟產業園。通過分類拆解,廢棄鉛蓄電池綜合回收利用率達到99%。
袁修渠:加大宣傳力度,形成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以“無廢細胞”創建為抓手,擴大“無廢城市”創建的面和量。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提出,到2027年,“無廢城市”建設的比例達到60%,到2035年,“無廢城市”建設實現全覆蓋。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李金惠:加強固體廢物循環利用與產業綠色低碳轉型有機結合,為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提供技術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