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協系統優秀工作案例丨聚合國際領先資源 自主創辦國際一流旗艦期刊
政務:中國科協 2022-11-04 10:00
“十載春華秋實,科協碩果滿枝。”為全面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科協系統工作成果,中國科協面向全國學會、地方科協、高校科協、企業科協、中國科協機關及直屬單位開展優秀工作案例征集活動,從各單位推薦的案例中遴選出一批優秀案例進行宣傳展示,旨在樹立新時代科協組織新形象,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積累科協智慧,匯聚磅礴力量。
征集活動得到了科協系統各單位的大力支持,共收到各類工作案例590個,涉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弘揚科學家精神、助力學術創新發展、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服務政府決策咨詢、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進科技人才建設、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完善科協自身建設、深化科協系統改革等10個主題。現將遴選出的優秀工作案例陸續刊發宣傳,供大家學習、交流、借鑒。
科技期刊是科技共同體不可或缺的學術交流平臺,2019年,在 “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的支持下,中國化學會全新創辦了一本化學綜合類英文科技期刊——CCS Chemistry,目標是創建一本高認可度的國際化學期刊,發表化學相關交叉領域的重要進展。
不同于目前國內傳統的辦刊模式,中國化學會采取獨立創辦,自建出版平臺,鉆石開放獲取的全新辦刊模式,從稿件收錄標準、編委會與編輯部組成、投審稿流程、運營模式等完全與目前世界一流高水平化學期刊看齊。
CCS Chemistry從化學“一級學科”著手,以創辦我國完全獨立自主的國際一流化學類學術期刊為目標,形成我國化學期刊的第一品牌。截至2022年6月,CCS Chemistry已正式出版29期(包括3個熱點研究領域專輯),發表近700篇高質量原創文章,已被全文下載超過一百萬次,引用7000余次。期刊現被ESCI、Scopus、CAS、DOAJ、CSCD等國內外數據庫收錄。
創刊活動合影
創新思路 獨立辦刊
作為國內化學領域學術團體,中國化學會非常重視學術期刊的發展和提升。中國化學會自2017年提出“CCS Publishing Program”,即從基礎開始建立自己的出版計劃。目前已形成了以1個數字化期刊集群為平臺,1本自主創辦高水平旗艦期刊為帶動,4本與知名國際出版商合作期刊,20本傳統期刊的出版格局,期刊發展初見成效,出版體系逐漸完善。
在辦刊之初,中國化學會就運用國際化編輯出版模式和出版運營理念,自主搭建國際化期刊服務平臺。
為保證期刊高水平起點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學會全職聘任國際知名辦刊專家Donna Minton博士擔任出版主管。此外,為保證為國內外化學工作者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學會與國際上最領先的期刊服務商合作,自建出版平臺,搭載便捷高效的投審稿系統、呈現優化的讀者閱讀和獲取體驗。
CCS Chemistry的編委會成員均為本領域國際頂級科學家,組建高水平國際化編委團隊,嚴格保證高標準出版質量和文章學術水準。
主編和執行主編分別由中國化學會理事長姚建年院士和清華大學教授/吉林大學校長張希院士擔任,副主編包括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湖南大學譚蔚泓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院士、日本九州大學Chihaya Adachi教授、 美國西北大學Nathan Gianneschi教授、、德國馬爾堡大學Michael Gottfried教授擔任。
此外還擁有包括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中科院院士在內的強大的國際顧問編委團隊,保證出版質量和學術水平,把握期刊方向。
鉆石開放獲取 多個渠道提升服務
CCS Chemistry采取鉆石開放獲取模式,作者不需要交任何審稿費用或版面費,同時所有發表的研究論文免費開放給全球化學工作者。CCS Chemistry努力為每位作者提供良好的投稿體驗,確保每一篇文章都會受到公正的對待。對于非英語母語的作者,在文章接收后,免費提供英文潤色。
CCS Chemistry為國內外化學工作者搭建了一個分享杰出研究成果的平臺。創刊三年來,投稿質量不斷提升,投稿數量成倍增長,收到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投稿。
此外,建設專業期刊運營和推廣理念,全力打造期刊的品牌和提升國際影響力。自創刊以來,CCS Chemistry已經參加包括美國化學年會、新加坡國際化學大會等幾十個國內和國際重要的學術會議、展會,創辦并舉辦了多期CCS Chemistry Spotlight Symposium(聚焦論壇)。另外,期刊還開通了微信、Facebook、twitter社交平臺,及時推送每一篇文章信息助力優秀成果的推廣。
CCS Chemistry創刊號封面
搭建平臺 促進交流
CCS Chemistry平臺自上線以來,訪問量超過兩百五十萬次,其中2021年一年網站訪問量超過94.3萬, 46%來自中國大陸以外地區。
創刊以來,期刊已組織了十余場高端學術研討會,創辦的品牌會議CCS Chemistry聚焦論壇每期一個國際前沿熱點主題,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科學家,已在新加坡、長春、北京等多地舉辦。近年來期刊借助網絡優勢,以在線直播的形式組織了多場高端學術論壇,例如2020年舉辦“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CCS Chemistry網絡學術峰會”,4位院士圍繞“化學-主動轉型贏得未來”主題,分享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創新感悟,超過3.5萬人次在線實時參與。2021年舉辦“CCS Chemistry慶祝三八婦女節網絡高峰論壇” 累計超過10萬余人次在線觀看;“慶祝CCS Chemistry創刊兩周年交叉化學論壇”,累計超過46萬人次在線觀看。
活動宣傳海報
CCS Chemistry微信公眾號每周發布3-5篇原創文章,單篇閱讀最高13000余次,關注量持續增長,已有超過1.7萬關注。國際新媒體平臺Facebook每周保持2-3篇的推送頻率,Twitter則保持1-3篇/天的推送頻率,單篇閱讀量最高2500余次,已吸引近千位國外粉絲關注。CCS Chemistry努力讓新媒體平臺成為學術研究推廣的有利輔助工具,拓展期刊服務科研的功能邊界。
原標題:《科協系統優秀工作案例丨聚合國際領先資源 自主創辦國際一流旗艦期刊》
科協系統優秀工作案例丨聚合國際領先資源 自主創辦國際一流旗艦期刊
“十載春華秋實,科協碩果滿枝。”為全面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科協系統工作成果,中國科協面向全國學會、地方科協、高校科協、企業科協、中國科協機關及直屬單位開展優秀工作案例征集活動,從各單位推薦的案例中遴選出一批優秀案例進行宣傳展示,旨在樹立新時代科協組織新形象,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積累科協智慧,匯聚磅礴力量。
征集活動得到了科協系統各單位的大力支持,共收到各類工作案例590個,涉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弘揚科學家精神、助力學術創新發展、提升全民科學素質、服務政府決策咨詢、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進科技人才建設、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完善科協自身建設、深化科協系統改革等10個主題。現將遴選出的優秀工作案例陸續刊發宣傳,供大家學習、交流、借鑒。
科技期刊是科技共同體不可或缺的學術交流平臺,2019年,在 “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的支持下,中國化學會全新創辦了一本化學綜合類英文科技期刊——CCS Chemistry,目標是創建一本高認可度的國際化學期刊,發表化學相關交叉領域的重要進展。
不同于目前國內傳統的辦刊模式,中國化學會采取獨立創辦,自建出版平臺,鉆石開放獲取的全新辦刊模式,從稿件收錄標準、編委會與編輯部組成、投審稿流程、運營模式等完全與目前世界一流高水平化學期刊看齊。
CCS Chemistry從化學“一級學科”著手,以創辦我國完全獨立自主的國際一流化學類學術期刊為目標,形成我國化學期刊的第一品牌。截至2022年6月,CCS Chemistry已正式出版29期(包括3個熱點研究領域專輯),發表近700篇高質量原創文章,已被全文下載超過一百萬次,引用7000余次。期刊現被ESCI、Scopus、CAS、DOAJ、CSCD等國內外數據庫收錄。

創刊活動合影
創新思路 獨立辦刊
作為國內化學領域學術團體,中國化學會非常重視學術期刊的發展和提升。中國化學會自2017年提出“CCS Publishing Program”,即從基礎開始建立自己的出版計劃。目前已形成了以1個數字化期刊集群為平臺,1本自主創辦高水平旗艦期刊為帶動,4本與知名國際出版商合作期刊,20本傳統期刊的出版格局,期刊發展初見成效,出版體系逐漸完善。
在辦刊之初,中國化學會就運用國際化編輯出版模式和出版運營理念,自主搭建國際化期刊服務平臺。
為保證期刊高水平起點和先進的管理理念,學會全職聘任國際知名辦刊專家Donna Minton博士擔任出版主管。此外,為保證為國內外化學工作者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學會與國際上最領先的期刊服務商合作,自建出版平臺,搭載便捷高效的投審稿系統、呈現優化的讀者閱讀和獲取體驗。
CCS Chemistry的編委會成員均為本領域國際頂級科學家,組建高水平國際化編委團隊,嚴格保證高標準出版質量和文章學術水準。
主編和執行主編分別由中國化學會理事長姚建年院士和清華大學教授/吉林大學校長張希院士擔任,副主編包括南開大學周其林院士、湖南大學譚蔚泓院士、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楊學明院士、日本九州大學Chihaya Adachi教授、 美國西北大學Nathan Gianneschi教授、、德國馬爾堡大學Michael Gottfried教授擔任。
此外還擁有包括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中科院院士在內的強大的國際顧問編委團隊,保證出版質量和學術水平,把握期刊方向。
鉆石開放獲取 多個渠道提升服務
CCS Chemistry采取鉆石開放獲取模式,作者不需要交任何審稿費用或版面費,同時所有發表的研究論文免費開放給全球化學工作者。CCS Chemistry努力為每位作者提供良好的投稿體驗,確保每一篇文章都會受到公正的對待。對于非英語母語的作者,在文章接收后,免費提供英文潤色。
CCS Chemistry為國內外化學工作者搭建了一個分享杰出研究成果的平臺。創刊三年來,投稿質量不斷提升,投稿數量成倍增長,收到來自中國、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投稿。
此外,建設專業期刊運營和推廣理念,全力打造期刊的品牌和提升國際影響力。自創刊以來,CCS Chemistry已經參加包括美國化學年會、新加坡國際化學大會等幾十個國內和國際重要的學術會議、展會,創辦并舉辦了多期CCS Chemistry Spotlight Symposium(聚焦論壇)。另外,期刊還開通了微信、Facebook、twitter社交平臺,及時推送每一篇文章信息助力優秀成果的推廣。

CCS Chemistry創刊號封面
搭建平臺 促進交流
CCS Chemistry平臺自上線以來,訪問量超過兩百五十萬次,其中2021年一年網站訪問量超過94.3萬, 46%來自中國大陸以外地區。
創刊以來,期刊已組織了十余場高端學術研討會,創辦的品牌會議CCS Chemistry聚焦論壇每期一個國際前沿熱點主題,邀請國內外相關領域科學家,已在新加坡、長春、北京等多地舉辦。近年來期刊借助網絡優勢,以在線直播的形式組織了多場高端學術論壇,例如2020年舉辦“慶祝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CCS Chemistry網絡學術峰會”,4位院士圍繞“化學-主動轉型贏得未來”主題,分享自己的科研工作和創新感悟,超過3.5萬人次在線實時參與。2021年舉辦“CCS Chemistry慶祝三八婦女節網絡高峰論壇” 累計超過10萬余人次在線觀看;“慶祝CCS Chemistry創刊兩周年交叉化學論壇”,累計超過46萬人次在線觀看。

活動宣傳海報
CCS Chemistry微信公眾號每周發布3-5篇原創文章,單篇閱讀最高13000余次,關注量持續增長,已有超過1.7萬關注。國際新媒體平臺Facebook每周保持2-3篇的推送頻率,Twitter則保持1-3篇/天的推送頻率,單篇閱讀量最高2500余次,已吸引近千位國外粉絲關注。CCS Chemistry努力讓新媒體平臺成為學術研究推廣的有利輔助工具,拓展期刊服務科研的功能邊界。
原標題:《科協系統優秀工作案例丨聚合國際領先資源 自主創辦國際一流旗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