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九水廠通水 日增供水能力40萬立方米
春潮澎湃勢頭起,擊楫揚帆再奮進。
2025年3月26日上午9時,隨著一聲鏗鏘有力的“通水”指令,九水廠二級泵房6號機組應聲而動,標志著九水廠正式投產并網運行。
按照要求,自九水廠開工建設以來,合肥水務集團堅持“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好項目”,緊盯節點、緊鑼密鼓、加快進度,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工序高效銜接,提前3個月達成通水目標。
在這座嶄新的智慧水廠,經過預臭氧氧化、反應沉淀、后臭氧氧化、炭濾吸附、砂濾等一道道工序......來自眾興水庫的一泓清水,源源不斷地輸送到新站高新區域,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再上新臺階。合肥市第九水廠位于肥東縣眾興社區,占地面積約197畝,設計規模40萬立方米/日,2023年6月開工建設。原水取自眾興水庫,通過眾興取水泵站經兩根直徑1.6米管道輸送至水廠。未來,還將引入引江濟淮工程的長江水作為補充水源,進一步保障供水穩定性和安全性。
數智賦能 新型智慧水廠展風采
九水廠在傳統水廠自動化控制系統與視頻監控系統的基礎上,深度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等前沿信息技術,搭建起全方位的智慧運營體系。通過無人值守泵站、 “智慧運營駕駛艙” 一張圖、數字孿生無人巡檢等大屏展示模塊,實現生產數據的直觀呈現與精準管控。同時,引入智能水平衡控制、智能濾池控制、智慧配料、智能泵組優化控制等 22 項智慧化應用,全面推動制水環節智能化升級。
依托信息化技術,九水廠搭建起原水、過程水、出廠水全流程水質在線監測體系,實時掌控水質指標。同時,送水泵房實現一鍵啟停,分時恒壓供水自主運行,保障水量足、水壓穩、水質優,大幅降低人工干預。
聚“新”創“新” 減員擴產增效益
合肥水務集團緊扣“減員增效、轉員提效” 目標,持續深挖內部潛力。通過開展系統化的技能培訓,全面提升員工綜合素質,科學優化人員結構,精準調配29名骨干人員至九水廠,實現減員擴產增效。九水廠通過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搭建智慧運營體系,有效提升了運行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推動制水生產朝著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加速轉型,為城市供水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優化布局 筑牢城市供水安全網
作為合肥東部供水體系的重要一環,九水廠與合肥市第六水廠、肥東水廠形成管網互聯互通的“一網多源”供水格局,不僅為新站高新區及京東方、晶合集成、磨店職教城等重點企業院校提供堅實保障,還對促進東部新中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合肥水務集團下轄制水廠 10 座,日供水能力達 363 萬立方米,形成多源縱橫、互聯互通的供水格局。九水廠的建成通水,不僅進一步優化了全市供水布局,確保水量足、水質優、水壓穩,還有效提升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穩定性,為打造韌性城市建設持續賦能。
碧水清流潤民生,新潮奔涌逐浪高。步入新時代,合肥水務集團勇擔新使命,立足水務一體化發展新起點,在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國資委、市水務局的堅強引領下,有序推動健康管網行動涉水工程建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專業化的城市綜合運營商,成長為城市涉水行業的戰略支柱力量,為城市高質量發展輸送,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 “水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