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們的生活都會產生污水

 

污水處理后會產生污泥

 

污泥得到正確處理

 

才能保障生態環境安全

 

今年6月

 

區水務局在全市

 

率先使用“污泥電子聯單系統”

 

有效保障了生態環境安全

 

污泥電子聯單系統將傳統的紙質聯單電子化,實現了污泥從產生、運輸、處理處置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跡可循,每個環節的工作人員都可以通過手機端軟件,登記并核實相關信息,使得污泥管理工作環環相扣,極大地提高了污泥管理的透明度、準確性和可追溯性。

 

 

順義區污泥處置中心各項目排放值監測屏。

 

記者來到馬坡再生水廠看到,生活污水流入污水處理廠,經過一系列工藝流程后產生脫水污泥。以往,水廠工作人員通過電話、派發紙質聯單的方式通知運輸單位,將污泥運送至處置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在這一過程中污泥處理流程記錄繁瑣,容易出現紕漏。

 

 

運輸車在水廠運取污泥。

 

使用污泥電子聯單系統后,實現了污泥從產生、運輸到處置的全過程線上智慧交互與監控,形成了閉環管理,實現了數據共享,提高了相關數據信息的透明度、準確性和及時性。

 

 

手機端查詢污泥電子轉運聯單。

 

污泥電子聯單系統將保障生態環境安全與優化營商環境完美結合,不僅實現了污泥處置過程的實時監管,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管理方式。

 

 

 

污泥電子聯單系統可追溯每一個環節。

 

記者了解到,污泥電子聯單系統在“京通”平臺即可使用。水廠線上發出電子聯單后,運輸企業線上收單后前去運取污泥。污泥產出單位、污泥接收單位、轉運時間、污泥過磅稱重等信息均能在電子聯單系統中查詢。

 

 

運輸車將污泥運送至污泥處理中心。

 

 

污泥運輸車在污泥處置中心過磅稱重。

 

“以前我們是人工填寫聯單,自從這套系統投入使用之后,節省了人力,減少了錯誤的發生,存檔更方便快捷。”北京順政水環境有限公司馬坡網格主任許彥軍告訴記者。

 

 

區水務局工作人員通過污泥電子聯單系統掌握污泥處置情況。

 

“產泥單位、運輸單位和處置單位都能在污泥電子聯單系統上操作收發事宜,不僅提高了污泥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也更加方便了水務部門對污泥轉運的全程實時監督管理,確保污泥得到安全規范的處理。”區水務局工作人員黃菲表示。

 

記者、攝影 劉佳奇

 

文編 張璐

 

美編 朱霞 曹宇慧(實習) 屈義利

 

來源:北京順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