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水淡化領域再添標桿工程:首鋼工程公司總體設計的萬華化學蓬萊10萬噸/天海水淡化項目正式竣工投產
萬華化學蓬萊10萬噸/天海水淡化項目竣工投產概況
一、項目基礎信息
- 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18億元,由北京首鋼國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蘇伊士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與中鐵上海工程局聯合承建,是中法兩國在生態環保領域合作的重要成果24。
- 處理規模:一期工程日產淡水10萬噸,總規劃分三期建設,最終形成30萬噸/天的總產能,為國內規劃規模最大的工業級膜法海水淡化項目12。
二、核心技術突破
- 工藝創新:
- 采用全球首個“串級工藝+黑屏操作”系統,通過“進水泵房→斜管沉淀池→雙介質過濾器→兩級反滲透”流程,省略傳統反滲透工藝的中間水池,降低建設成本3%以上24;
- 全廠實現無人值守的“黑屏操作”,智能化系統自主調節水量并與電力錯峰聯動,年節約電耗907萬kWh(折合電費634.9萬元)45。
- 能效優化:
- 首創利用電廠溫排水(循環冷卻退水,水溫8℃-38℃)作為原水,減少冬季海水淡化加熱能耗,綜合運行成本較傳統“雙膜法”降低15%以上35;
- 反滲透膜法工藝通過物理過濾去除污染物及重金屬,產水純度達工業級標準,滿足新材料低碳產業園生產需求58。
三、環保與經濟效益
- 節水減排:一期工程年節約淡水資源超3600萬立方米,三期全部投產后年供水量可達1.08億噸,顯著緩解煙臺市淡水短缺壓力23;
- 低碳實踐:
- 毗鄰電廠實現余熱資源化利用,降低碳排放;
- 污泥濃縮池等設施減少含鹽廢水排放,提升區域水生態韌性35。
四、行業示范價值
- 技術標桿:該項目為我國首個工業級膜法海水淡化“黑燈工廠”,推動國產海水淡化技術躋身世界前列,并為沿海地區水資源安全提供可復制范本24;
- 工程效率:從施工到產水合格僅用12個月,創新采用預制拼裝半工業化建造體系,完成國內首個高精度流體力學水處理單元施工58。
注:項目通過全流程BIM設計與智慧化運維,實現噸水成本、能耗雙降,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