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海市污泥集中處置中心工程
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告
北海市污泥集中處置中心工程由北海市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是浙江省工業環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國家環保總局環發2006[28號])的有關規定,現對該項目進行公告。
(一)建設項目概況
本項目為北海市污泥集中處置中心工程項目,總投資額12385.69萬元(未含廠外電力工程)。項目位于北海市白水塘生活垃圾填埋場東側,用地范圍為矩形,南北長272m,東西寬128m,占地面積34816平方米。本項目設計規模為日處理污泥250噸(80%含水率)污泥(分為兩個可獨立運行系列,每個系列日處理污泥125噸),采用水熱處理+厭氧消化工藝,設計將系統厭氧消化產生的沼氣用于系統加熱,剩余部分經過提純后外售;經過處理后的污泥用于垃圾填埋場的覆蓋土及其他形式的土地利用,系統產生的污水通過封閉罐車運至紅坎污水廠集中處理。
北海市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于2012年11月委托浙江省工業環保設計研究院承擔該工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二)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本項目屬環境保護類項目,主要進行污泥集中處置中心的建設運營。項目在施工及運營過程中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表現在以下方面:
1、對環境空氣的影響:項目施工期,施工材料的運輸、裝卸、拌和過程中大量的粉塵散落到周圍大氣中;建設材料堆放期間由于風吹會引起揚塵污染,尤其是在風速較大或裝卸、汽車行駛速度較快的情況下,粉塵的污染更為嚴重。燃油施工機械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CO、NO2、TSP。盡管施工機械多為大型機械,單車排放系數較大,但施工機械數量少且較分散,其污染程度相對較輕。
項目運營期,項目排放的污泥惡臭對評價區域各敏感點的空氣質量影響較小,但由于項目周邊已有白水塘垃圾填埋場,區域環境中氨和硫化氫的本底值較高,項目投產后氨和硫化氫均有輕微超標現象,不能滿足《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TJ36-79中氨和硫化氫無組織排放濃度標準限值要求。
項目周圍1km范圍內無居民區,僅有白水塘垃圾填埋場職工宿舍,如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項目廢氣中主要污染物氨和硫化氫對周圍大氣環境質量影響不大,對周邊敏感保護目標影響不大。
2、對水環境的影響:項目施工期對水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施工時泥土、泥漿散落、漏油等會造成水體局部油污染;施工人員排放的生活污水對工區附近的地表水體有輕微的影響。
項目運營期污水經收集后由罐車運輸至紅坎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項目的建設對地表水的影響極小。
3、對聲環境的影響:經過預測,項目各場界噪聲可達到GB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場界外2類聲功能區標準要求,能夠滿足聲環境保護目標要求,項目產生的噪聲對外環境影響不大。
4、固體廢物:施工期固體廢物主要包括廢棄土石方、拆遷建筑物產生的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員生活垃圾。
運營期固體廢物主要是項目處理后的污泥,可作為生活垃圾填埋場的覆蓋土及多元化土地利用來最終處置污泥。生活垃圾委托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理。對環境影響不大。
5、生態環境:在施工期公路建設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表現在毀損植被、土方開挖、引起水土流失、造成農業減產和改變土地利用方式、造成景觀破壞等。
營運期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的主要是占用園地、林地。其影響方式主要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影響植物生境和動物生境,改變原有的景觀狀態等。
(三)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
1、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揚塵點經常灑水降塵,營運期為了減少惡臭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項目采取及時清理散落污泥,采用封閉罐車密封運輸污泥及廢水,加強通風,使用掩臭劑、氧化劑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惡臭氣體產生量。
食堂油煙經帶有油煙凈化功能的抽油煙裝置(油煙去除率≥80%)處理后通過專用煙道從廚房屋頂煙囪排放,油煙濃度符合GB18483-2001《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中的標準限值要求。
2、水污染防治措施:項目廢水和生活污水經收集后本項目污水經收集后由罐車運輸至紅坎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
3、噪聲污染防治措施:通過采取選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布局、加強場區綠化等降噪措施后,項目場界聲環境能達到GB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場界外2類聲環境功能區排放限值要求。
4、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項目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經分類收集后及時清運至垃圾處理場處置。施工期廢棄土方經回填或集中運至城建部門指定處置場堆填后,對周邊環境影響不大。
運營期處理后的污泥可作為生活垃圾填埋場的覆土及多元化土地利用來最終處置污泥。生活垃圾委托當地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理。
(四)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要點
本項目推薦方案環境效益明顯,在本評價所提出的環保措施、環保投資全部落實的情況下,建設和營運對區域環境的影響將降低到環境可接受的程度。同時,擬建項目建成營運將改善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質量,促進北海市經濟的發展。從環保角度來說,本評價認為本項目建設是可行的。
(五)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或索取補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在北海市污泥集中處置中心工程籌建辦公室索取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簡本,也可以通過信函、電話等形式向建設單位或者環評單位索取補充信息,期限為2013年1月6日至2013年1月20日。
(六)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調查范圍:項目周邊區域居民及白水塘垃圾填埋場職工等,調查問卷不少于50份,受影響人員不少于60%。
主要事項:(1)對北海市污泥集中處置中心工程項目是否認可;(2)提出建設項目生產過程對周圍環境影響的意見;(3)提出項目環境保護措施的建議。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發放公眾參與調查表,面對面問答。公眾也可以通過信函、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發表意見和看法。
名稱:北海市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地址:北海市北海大道金灣大廈17樓
聯系人:甘朗然; 電話:13677793254
名稱:浙江省工業環保設計研究院;地址:杭州市湖墅南路439號; 郵編:310005;
聯系人:朱縈; 電子郵箱:125814358@qq.com; 電話:0771-3293779。
(八)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2013年1月6日至2013年1月20日。
浙江省工業環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海市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2013年1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