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人大代表、渤海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黃驊市委書記回學勇接受本報記者采訪,介紹了渤海新區、黃驊港建設等情況。
■ 鹽堿地上3年實現綠樹成蔭
“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強兩個環境建設,非常符合河北實際,對渤海新區來講更為重要。”回學勇代表表示,渤海新區處于海邊,地堿水咸,生態綠化條件非常惡劣,過去一直認為是綠化的禁區。“為改變這個現狀,我們重點實施生態綠化三年攻堅,狠抓三河整治、推動林網、樹網、路網三網合一、實現城區、港區、園區三區同綠,搞好南大港濕地開發,積極探索沿海綠化新途徑。截至去年年底,累計完成綠化投資18億元。新增綠化面積3000萬平方米,綠廊花海初見成效。力爭到2014年完成綠化投入50億元,把新區建成園林生態型新區。”
回學勇代表還表示,政務服務環境要好,才能配合好的生態環境,吸引更多企業和資金的注入。渤海新區是個“扁平”的管理機構,辦公效率相對較高。新區還有個“明文規定”——不能吃拿卡要,查實一次,黃牌警告,第二次就要調換工作崗位并給予處分。“企業不允許請工作人員吃飯,工作人員也不可以去企業吃飯。”回學勇代表說,近年來這樣的違規事例一次都沒有發生。
■ 15萬噸海水淡化項目正推進
回學勇表示,渤海新區還堅持把科技先導、循環經濟當作重中之重。去年8月,渤海新區成功獲批國家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成為全省唯一、全國首批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園區。國家財政部給予10%的資金財政補貼,目前,總投資266億元的22個重點示范項目全面啟動。
同時,新區正積極推進國家級海水淡化示范試點區申報,目前15萬噸海水淡化項目正推進。此項目全部投產后,渤海新區海水淡化實際產能將居于全國首位。“到目前,海水淡化生產、科研、開發、利用,我們在全國是最先進的。”回學勇介紹,目前渤海新區具備每天淡化海水3.25萬噸能力,直接供企業生產使用,已經實現海水淡化市場化,正邁向產業化。
此外,渤海新區堅持把科技創新當作開發建設核心動力,出臺全國力度最大的支持政策。對于落戶新區的國家級、省部級實驗室和技術研發中心等重點科研機構,除無償提供建設用地,還分別給予2000萬元和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回學勇表示,目前新區里的國家級、省部級實驗室和技術研發中心已落實18家,涉及項目總投資94億元,科研機構直接投資12億元,這是個很大的突破。
■ 黃驊港正開辟新航道
回學勇介紹,今年黃驊港將實現吞吐量1.7億噸,散雜貨將突破3000萬噸,集裝箱達到90萬標箱的運輸能力,確保20萬標箱,爭取30萬標箱。2015年,黃驊港吞吐量將達3億噸,2020年總吞吐量將達6億噸。
煤炭港區吞吐量可達3億噸,將建成全國最大的北煤南運大通道。實現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設“世界先進、中國氣派、河北特色、充滿活力現代化綜合大港”的目標。
回學勇介紹,黃驊港的明顯優勢有兩個,首先它是渤海灣地區離陸地最近的港口,比天津幾個港口往陸地伸進100公里,陸路運輸成本低。其次,腹地空間最大,黃驊港是拉動河北、山西、陜西、內蒙古、河南北部、山東北部經濟的一個重大引擎。
回學勇介紹,一期工程建成后,連著兩年運行的效果很好,需求很大,因此省委、省政府將進行二期建設,其中將加快建設20萬噸級航道和5至20萬噸級煤炭、礦石、原油、集裝箱、散雜貨等系列碼頭群。今年,將至少有11個碼頭開建,今年年底,20萬噸級航道、20萬噸級礦石碼頭和邯黃鐵路將同步投用,綜合港區吞吐能力能夠達一億多噸。
此外,黃驊今后還計劃建設一個民用機場,飛機場的選址已基本確定。
■ 黃驊新城老城區先建樓后拆遷
“港口是龍頭,產業是主體,城市是平臺,環境是生命,黃驊新城的建設也很重要。”回學勇代表介紹,黃驊新城總規劃面積是110平方公里,未來人口達100萬人。建設分三區進行,第一是起步區,第二是核心區,第三是老城區,將形成“東港、中產、西城”的格局。
回學勇代表介紹,老城區主要是進行城中村改建,為真正做到讓利于民,老城區改造將先蓋樓、后拆遷。“先建后拆涉及資金問題,我們爭取到國家開發銀行貸款18億元資金支持”。黃驊新城建設過程中,老城區在多年形成的居民區基礎上將變得更加適宜生活,達到“老城更舒適”的目標。而“新城更現代”,將為招商引資創造更好環境。■文/本報記者蔡靜
堅定不移實施“兩個舉全省之力”的重大戰略部署,支持曹妃甸區、渤海新區大規模開發建設,使其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政府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