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生態濕地凈化污水,還需要溝渠收集村莊污水進入濕地,才能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在盤龍區滇源街道辦事處周達村委會周家營村、達達村、秧田沖村三個村,目前建成了1200米污水收集渠,讓三個村莊的生活污水全部流進生態濕地進行凈化,有效地保護了生態環境。
在昆明市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中,村莊污水收集一直是一個令人頭疼的難題。近年來,盤龍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特別是對松華壩水源區的保護,不僅不斷加大資金的投入,還不斷尋找新的治理項目保護松華壩水庫水體水質,改善水源環境。
周達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就是在水源保護區重點推進的一個項目,這個項目能直接消減入庫水體污染負荷,確保大石壩水庫水質安全。自該項目開始動工建設以來,作為牽頭單位的盤龍區環境保護局,認真對待,全力推進項目的實施。在周家營村、達達村、秧田沖村等5個村莊建成了425畝生態濕地,這些生態濕地充分發揮了生態物理凈化的作用。為了把村莊污水全面收集到這些生態濕地內,區環境保護局逐步完善污水收集系統,新建設1200米污水收集渠。
記者在達達村看到,生活污水順著溝渠在村里汩汩地流淌,最終匯集進入生態濕地,而在以前,村里的污水到處橫流,環境衛生非常糟糕,現在,村里環境好了,垃圾少了,村民的環保意識也在逐步提升。已建成的1200米收集渠已經開始發揮它的收集作用,每天約能收集百余噸生活污水,今后,盤龍區環境保護局將根據每個村莊的實際情況,健全環境基礎設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的環境質量和生活水平,改變傳統的農業生產生活方式,逐步實現“生態優美、生活舒適、生產發展、鄉風文明”的目標。通過在周達流域試點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為水源區逐步開展小流域治理工作提供經驗、盤龍區水源保護工作機制和方式提供借鑒、云南省小流域水環境治理工作提供示范。
昆明三個村建起溝渠引導污水進濕地
時間:2013-09-10 來源:昆明信息港作者:黃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