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和江蘇省聯合出臺計劃推進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創新發展
中國江蘇網10月26日訊(記者 米格)今日,中國環保技術與產業發展推進會在江蘇宜興舉行,國家科技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出臺了《國家科技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推進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創新發展合作計劃(2013-2015)》。科技部將通過“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千人計劃”等,支持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以下稱宜興環科園)培養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組織高層專家到宜興環科園交流,開展咨詢服務和創新創業活動。
國際水協主席、美國工程院院士格雷戴格,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任南琪,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黃莉新,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省政府黨組成員徐南平,以及宜興市領導出席會議。此次會議由國家科技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科技廳、無錫市人民政府協辦。數百位來自國內外的環保界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相聚會場,共同研究探討中國環保產業面臨的新挑戰、新機遇,為未來發展探索路徑、明確方向。
江蘇省委常委、無錫市委書記黃莉新在會上說,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是推動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無錫將把環保產業作為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把宜興作為環保產業發展的陣地,加快把宜興打造成為“中國環保之都”。
省政協副主席、省政府黨組成員徐南平希望宜興市和省有關部門要以推進會為契機,學習借鑒國內外好的經驗和做法,著力研發轉化先進技術成果,大力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加快提升環保產業發展規模和水平,早日把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建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科技園區。
宜興市委書記王中蘇說,宜興的環保產業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布局、完備的產業體系和響亮的產業品牌,正日益展現出強大的產業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效應。與國內其他地區相比,宜興環保產業具備更強的配套服務能力、創新應用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競爭優勢明顯、發展潛力巨大。
據介紹,宜興已經進入高鐵時代,正加速融入滬寧杭“一小時經濟圈”,環保產業的技術優勢、服務優勢、品牌優勢將得到全面彰顯,完全能夠成為引領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先行區、示范區。
記者了解到,本次會議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圍繞“科技支撐環境保護,創新引領產業升級”這一主題,搶抓節能環保發展新機遇,匯聚“政、產、學、研、用”各界人士,在技術創新、發展模式創新、政策機制創新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以進一步推動中國環保產業的轉型提升、實現“美麗中國”的偉大夢想。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馬燕合在會上宣讀的《國家科技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推進中國宜興環保科技工業園創新發展合作計劃(2013-2015)》,從九個方面推進宜興環科園的創新發展。如:科技成果轉化、建設國家級環保產業技術創新基地、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設立創業投資子基金、貸款風險補償、開展生態文明先行先試等給力措施。
當天的活動由5場會議貫穿全天,來自國內外的環保界高層、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分別圍繞國家創新政策出臺、環保產業轉型、科技成果轉化等內容展開了一些列的主題演講或主題對話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