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企業并未對2015年普及階梯水價表現出特別的喜悅,對于問題錯綜復雜的中國水價來說,階梯水價僅僅是漫長水價改革的一小段鋪墊。雖然階梯水價對節約用水將產生積極作用,但對水務企業的運營來說則是“整體利好、影響有限”。
由于階梯水價具體方案的制定與落實由各地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來安排,其未來也將面臨政府與輿論間的博弈。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通過普及階梯水價,建立政府與公眾在水價問題上的良性互動,對下一步水價市場化改革至關重要。
方案略做調整
“主管部門考慮到居民的承受能力,這一次在水量和價差上都只做了適度調整。”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科研管理處處長姬鵬程對記者說。
國家發展改革委與住房城鄉建設部日前聯合發布《關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鎮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第一級水量原則上按覆蓋80%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水量確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第二級水量原則上按覆蓋95%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水量確定”;“原則上,一、二、三級階梯水價按不低于1:1.5:3的比例安排”。
姬鵬程介紹,按照調研階段的建議,第一、第二級水量應覆蓋90%的居民家庭用戶,而《通知》則將這一比例擴大到了95%。一、二、三級價差安排應為1:2:5,比《通知》中的1:1.5:3的價差要大。
“這次是根據上一輪階梯水價實施后發現的問題進行些調整,以后在實踐過程中如果節水效果不明顯的話還要繼續調。”姬鵬程對記者說。
“我們很早以前就討論過這個政策的影響,基本是正面的,但影響有限。”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投融資總監于立國對記者說,他表示,階梯水價對公司業績影響短期內不會太明顯,總體上是利好的。同時,政策也帶來了雙向變動,如果確實做到了節水,那么居民用水量就會減少。從國家層面是很好的局面,而對于企業來說,水價上升、水量下降的情況對公司利潤的利好就會變小。
此外,《通知》還要求:各階梯水量確定。階梯設置應不少于三級。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國尚沒有地區制定超過三級的階梯水價。姬鵬程表示,未來部分缺水地區可能會出臺五級的階梯水價,以更大的力度調節水資源使用。
這意味著不同地區水務公司的盈利情況將可能拉大。中環保水務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堤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由于各區域差異較大,很難就階梯水價對旗下公司產生的影響做出預測。
地方調整水價不積極
除了節水,執行階梯水價的另一個使命則是為水價市場化改革進行鋪墊。
姬鵬程表示,由于調價后會漲價,地方政府需考慮當地居民收入水平、財政壓力、對招商引資帶來的影響等方面,除非到了用水十分緊張的時候,否則地方政府都不愿意調整水價,擔心由此帶來輿論的聲討。
“按理說現在水價還有提升空間的,但誰也不敢一步到位。”水務公司人士對記者說,“因為現在供水質量很差,漲價公眾不同意;但很多管網改造又缺少資金,不漲價還不行。所以就推出階梯水價,為今后的水價調整做些鋪墊。”
“還是要把漲價的合理性跟民眾說清楚。”另一位水務公司人士對記者說,“有的地區水質差,老百姓不敢用自來水做飯,需要自己買凈化水。如果把改進水質的投資計入水價,其實是更便宜的。”
他介紹,供水、污水處理方面,國家補貼的力度非常大。其中,管網建設國家全額補貼,管網運營由各地政府補貼80%以上。近三年來,國家對水質的要求提高,污水處理的標準從原來的1級B類水提高到1級A類水,這需要對現有的水處理設施進行升級,但投資約為2000元/噸。
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張虹海對記者表示,近幾年中國水務行業逐步往市場化方向靠攏,否則已無以為繼。目前大城市的市場化程度還高一些,但全行業仍然只有20%左右的水平,要靠政府補貼。
“政府對水務的管理,企業只是中間的一環,相當于是向政府提供服務,不會是暴利,但也不能賠本。”張虹海對記者說,“要讓企業有利潤,不要多,合理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