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和工作簡歷:
1982年9月-1986年7月 沈陽工業大學,學生
1986年7月-1988年5月 沈陽工業大學,助教
1988年5月-2002年6月 遼寧省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員
1994年10月-1995年9月 意大利新技術、能源環境署Trisaia研究中心,高級訪問學者
2002年6月-至今 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
社會兼職:
中國生物質能技術開發中心,副理事長;
中國太陽能學會,理事;
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能源研究會新能源專業委員會,理事;
沈陽農業大學,客座教授。
科研情況:
長期從事熱能利用、工業節能和生物質能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主持和參加了多項國家“八五”、“九五”攻關課題的研究和開發,取得了水平較高的科研成果和較大的經濟效益。共發表論文40余篇,專著4部。
專業技術貢獻
提出了生物質內循環流化床氣化爐及其發電系統的運行。該種氣化爐及其發電系統在國際上是首次提出并實現,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該系統的研制為生物質能的多用途廣泛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3-5MW生物質氣化發電關鍵技術和設備研制中,解決了氣化爐放大、燃氣凈化、大型低熱值內燃機發電機組等關鍵技術問題。在5MW系統設計及運行及系統設計運行方面提出了有價值的意見。
在中等規模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研究及示范中,負責系統設計和生物質氣化及凈化主要設備設計,該系統根據我國生物質原料特點,將生物質氣化及余熱發電系統優化結合,建立一個環境友好、具有較高效率的中型生物質氣化發電站,以此促進中國生物質氣化發電技術的規模化和產業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