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化工園區和帶有獨立化工板塊的工業園區已超過1200個,成為世界之最。”6月21日,在“2014(第八屆)環境技術產業論壇”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永會就我國化工園區環境綜合治理問題發表觀點認為,“化工園防范風險,降低環境污染事件發生概率勢在必行。” 他介紹,未來我國化工園區管理將有三個趨勢。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宋永會
宋永會介紹,中國化工園區自20世紀90年代出現以來,已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我國化工園區和帶有獨立化工板塊的工業園區已超過1200個,成為世界之最。截至2012年,全國省級以上化工園區共計1185個,其中國家級化工園區235個,省級化工園區950個。
與長足發展對應,化工園區的環境問題也需要引起足夠關注,宋永會介紹,目前,我國化工園區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點:未批先建,環境基礎設施滯后;規劃不當,影響工業園區健康發展;降低門檻,污染項目輕易進入園區;監管乏力,園區成為違法避風港。
基于此,宋永會認為,我國已進入環境污染事故高發期,特別是重化工行業環境污染事故頻發,化工類事故占化學品事故案例的1/3。化工園區一旦發生火災、爆炸、泄漏擴散事故,極易造成多米諾骨連鎖效應。化工園防范風險,降低環境污染事件發生概率勢在必行。
目前我們國家的化工園區往往是經濟高地、環保低地。環境質量的問題、環境容量的問題,和環境風險如何防控的問題都是應該考慮的問題。
對于我國的化工園區管理,宋永會認為,未來有三個發展趨勢:
第一, 把化工園區納入城市環境總體規劃。環保部前年已開始啟動。這需要要進行城市的
總體規劃,實際上也在踐行環保優化經濟的理念。要把其他所有的規劃都納入到城市環境總體規劃的指導之下。
第二, 風險綜合管理一體化。國外在風險管理方面走得比較快,比較早。我們國內十一五
期間有一些有益探索,比如說南京化工園區,就把公共服務、環境管理等等歸為一體,建立了一個監控中心。此系統在建設過程當中,也存在很多困難,但本身是很好的一種模式。
第三,關于化工園區如何實施管理。對此,發達國家已經有很好樣本了。如拜耳工業園,采取第三方環境運營商管理模式,把所有有關設計環境的問題,由一個第三方公司來實現。個人認為這或是化工園區管理的方向。
宋永會:我國化工園區管理的三個趨勢
時間:2014-06-23 來源:中國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