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省政府出臺措施要求創新投資運營機制,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生態環保領域。甘肅省將在電力、鋼鐵、有色、化工等重點行業以及部分重點開發區(工業園區)大力推進第三方污染治理工作,擴大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范圍,吸引和擴大社會資本投入,建立排污者付費、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機制。從2015年起在全省國家級開發區試點并加快推進由環境服務公司進行集中式治理的污染治理模式。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那么,何謂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就是指除政府治理和污染者治理以外,由獨立的第三方通過簽訂合同或協議承擔應由他人承擔的環境污染治理任務,并從中獲取收益的市場化治理模式。通過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的重大創新。
長期以來,我們主要依靠政府和“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進行環境污染治理,雖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實踐中由于存在種種制約和障礙,效果有限。探索新的機制和途徑以改變當前不甚樂觀的環境污染治理現狀,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課題。
可以預見的是,以市場化機制引入第三方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將帶來三方面好處:首先,有利于克服政府治理和污染者治理的弊端。對于政府治理來說,第三方治理有利于改變環境保護過多依賴政府的狀況,有效解決政府對污染治理基礎設施投入不足和運行效率不高的問題。對于污染者治理來說,有利于克服污染者在經濟利益驅動下對環境污染治理的種種規避行為,將“誰污染、誰治理”變為“誰污染、誰付費”,通過專業化的第三方環保企業提高污染治理效果。其次是有利于政府監管。面對眾多的排污企業,政府執法部門的管理難度和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政府監管對象由排污企業轉向專業化污染治理公司,不但因為數量大大減少可以降低執法成本,而且由于集中可控使政府的監管更為有力。第三是有利于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由于過去粗放型的發展方式,我國環境污染問題突出,治理任務繁重,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將給專業化的環保企業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無限商機,從而刺激環保產業的發展。
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這是我們建設生態文明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目標。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著力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如今,從國家到地方對環境污染治理的緊迫性和艱巨性都有了清醒的認識。而以市場化機制推進環境污染治理,對于不斷完善環境治理制度,打好治理污染的攻堅戰,努力改善環境質量,保衛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必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市場化”是治理環境污染的有效探索
時間:2015-03-19
來源:蘭州日報
作者: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