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于6月1日~7日在北京舉辦。在開展前一天組織的媒體開放日中,“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水專項”)成果成為亮點。
水專項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確定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旨在解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水污染重大科技瓶頸問題,為重點流域污染物減排、水質改善和飲用水安全保障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展廳內的“山水林田湖流域綜合治理”沙盤旁,講解員向記者介紹,水專項按照山水林田湖流域綜合治理理念,統籌上下游、干支流,突破污染負荷系統削減、低影響開發的城市污染控制、河流生態修復、湖泊富營養化控制等水污染控制與治理關鍵技術,并開展了大規模示范及工程應用。
據了解,通過理念、技術和體制機制創新,水專項突破了水污染治理、水環境管理和飲用水安全保障關鍵技術1000余項,建設科技示范工程超過500項,授權國內外專利1400余項,形成標準、規范等300余項,建成產學研開發平臺和基地300余個,研發了一批水處理、水質監測等關鍵設備,成立了8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并服務于數百家企業,累計產值近80億元,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海綿城市建設等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全方位支撐。
“十三五”期間,水專項將圍繞“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聚焦京津冀區域和太湖流域,開展綜合調控示范,實現科技創新和成果推廣應用兩個重大突破,持續為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