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經建成多少座污水處理廠?未來的環保產業市場規模會有多大?我國河流湖泊及地下水水質狀況如何?PPP示范項目進展到什么階段?市場反饋如何?環境服務業發展狀況如何?下面我們用數據來說話吧。
已建成多少座污水處理廠
截至2016年6月底,全國市縣建成3934座污水處理廠。
日處理能力達1.69億噸。3934座已經建成的污水處理廠中,城市污水處理廠有2227座,污水處理能力1.39億立方米/日。1463個縣城建有污水處理廠,占縣城總數的93.7%;累計建成污水處理廠1717座,形成污水處理能力0.30億立方米/日。(來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環保產業市場規模會有多大
2020年環保產業產值將達到2.8萬億元。
9月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環保部印發《關于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計劃到2020年,環保產業產值將達到2.8萬億元,培育50家以上產值過百億的環保企業。到2020年,環境治理市場全面開放,政策體系更加完善,環境信用體系基本建立。(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
我國水質狀況如何
主要河流湖泊35.5%為Ⅳ類及以下水質,61.3%地下水水質較差。
全國423條主要河流、62座重點湖泊(水庫)的967個國控地表水監測斷面(點位)開展了水質監測,Ⅰ-Ⅲ類、Ⅳ-Ⅴ類、劣Ⅴ類水質斷面分別占64.5%、26.7%、8.8%。以地下水含水系統為單元,潛水為主的淺層地下水和以承壓水為主的中深層地下水為監測對象的5118個地下水水質監測點中,水質為優良級的監測點比例為9.1%,良好級的監測點比例為25.0%,較好級的監測點比例為4.6%,較差級的監測點比例為42.5%,極差級的監測點比例為18.8%。338個地級以上城市開展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取水總量為355.43億噸,達標取水量為345.06億噸,占97.1%。(來源:2015中國環境狀況公報)
PPP示范項目進展如何
第三批PPP示范項目名單發布,總投資595億元。
10月份中標項目27例,涉及金額310億元,其中一半以上采用PPP模式。2016年10月中旬,國家財政部、工信部、環保部等20部門聯合發布第三批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名單,其中垃圾處理、垃圾發電、污水處理、海綿城市建設等環保項目共計88項,總投資595.25億元,此后很有可能再掀起一波PPP熱潮。
據統計,2016年10月份共計82家環保上市企業總計中標項目27例,涉及金額310.13億元人民幣,無論是數量還是金額較上兩個月均有所增長;收并購方面共發生并購案例10起,涉及金額約16.14億元人民幣,其中海外并購占比五成。項目中標方面,超過一半的招標項目采用PPP模式。(來源:點綠科技)
環境服務業發展狀況如何
2015年,環境服務業年收入逾2339億元。5676家法人單位中,小微企業為服務業主體,占比74%;三大領域中,環境治理業獨占鰲頭,占年收入79.2%;細分領域中,水污染治理、危險廢物治理和環境保護監測位列年收入三甲,占收入總額64.1%;生態監測為營業利潤率最高的細分領域,達到14.9%。
據環保部組織開展的環境服務業統計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我國環境服務業統計口徑內從業法人單位5676家,年收入逾2339億元,期末從業人數近33萬人。調查范圍覆蓋環境與生態監測、環境治理業、生態保護三大領域,10個細分領域。
5676家法人單位中,企業4080家,占71.9%,營業收入約2162億元,占年收入總額的92.4%。行業集中度偏低,以營業收入劃分,大型企業不足百家,小微企業仍為服務業主體,占比高達74%。
從年收入看,環境治理業獨占鰲頭,占年收入79.2%。環境治理業、環境與生態監測2015年收入分別為1853.4億元、454.5億元,生態保護領域年收入額最低,不足32億元。
細分領域中,水污染治理、危險廢物治理和環境保護監測位列年收入三甲,分別超過600億元、500億元和400億元,占年收入總額64.1%。
從企業盈利水平看,水污染治理、大氣污染治理服務和環境保護監測的營業利潤額位居前列,分別占營業利潤總額的29.3%、22.0%和21.4%。
細分領域中,營業利潤額最低的生態監測卻以14.9%的營業利潤率在營業利潤率排位中居榜首,其后依次為環境保護監測、放射性廢物治理和其他自然保護,僅自然保護區管理、固體廢物治理和危險廢物治理的營業利潤率低于7.4%的全國均值,其中,危險廢物治理以3.1%居于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