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安股份掛牌新三板 致力推動沼氣行業發展
原標題:京安股份掛牌新三板 致力推動沼氣行業發展
齊魯晚報09月30日訊:長期以來,養殖業廢棄物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其發展的嚴重制約因素,也成為農村生態環境的嚴重威脅。國家為解決此類問題,高度重視生物質能的開發利用,制定了多項農村沼氣、秸稈綜合利用等國家和行業標準。河北京安生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安股份”,股票代碼871772)董事長魏永表示:“京安股份曾參與相關標準的制定,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經成為行業先行者。”
京安股份2017年8月掛牌新三板。根據京安股份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沼氣發電、有機肥的生產與銷售、城市污水剩余活性污泥處置服務以及沼氣工程咨詢服務和相關設備銷售。按照“養殖業——沼氣——有機肥料——高效種植業”循環發展的農業經濟模式,京安股份以控股股東裕豐京安養豬場產生的糞污等上游產業鏈廢棄物為資源,建立了沼氣發電、有機肥生產項目;通過控股子公司京安瑞能的產沼氣工藝技術,提供沼氣項目設計及研發相關的咨詢服務、設備銷售及調試服務。
公司始終遵循“生態資源,綠色創新”的發展理念,從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入手,打造出“熱、電、氣、肥”聯產為核心的生態農業循環模式。魏永表示:“公司的產品都是按照國家戰略打造,構建了以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核心,鏈接農業有機綠色種植、畜牧養殖、沼氣綜合利用、有機肥生產幾大板塊,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產業。”
目前我國沼氣行業正處于成長階段,利用效率有待提高,沼氣發電有著十分廣闊的前景。根據《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顯示,到2020年,生物質能基本實現商業化和規模化利用,生物質能年利用量約5800萬噸標準煤。同時,由于國內大規模的畜禽養殖場于近年方逐漸發展起來,但隨著畜禽養殖場規模化發展趨勢的演進,畜禽糞便的處理問題會日益嚴峻,基于畜禽糞污處理的沼氣發電項目規模將迅速增長。
行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公司業績增長。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京安股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89.13萬元、1115.24萬元,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69.43萬元,同比增長129.80%。
2015年沼氣發電業務方面實現收入384.80萬元,占比78.67%;有機肥1.26萬元,占比0.26%;活性污泥處置103.07萬元,占比21.07%。2016年業務得到迅速發展,沼氣發電收入增長至540.14萬元,占比48.43%;有機肥160.04萬元,占比14.35%;活性污泥處置40.43萬元,占比3.64%;設備銷售及服務業務實現收入374.45萬元,占比33.58%。
事實上,產業綠色低碳循環模式的形成離不開技術的進步。魏永透露:“目前公司與國內外各大院校和研究所聯合研究,在沼氣制備、低濃度養殖糞污高效產沼氣、高效厭氧及脫硫微生物種群馴化、沼氣凈化、CHP沼氣熱電聯產、沼液制有機肥及配套種植技術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公司專門設有研發部,現有研發人員學科背景涉及新能源、熱能與動力工程、生物技術、環境工程等諸多學科;同時,瑞士 FBIAG 的股東和德國 BBI 公司為公司研發提供技術支持。從研發數據來看,京安股份2015年投入17.29萬元,2016年投入47.29萬元,有21項正在從事的研發項目。
魏永表示:“公司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安平縣是農業大縣、國家生豬調出大縣、“國家生豬活體儲備基地”,農業和生豬養殖業為公司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資源(秸桿和糞污),同時引進了德國、瑞士先進的產沼氣技術,為公司未來進一步做大做強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據其介紹,國家發改委及農業部未來3年將在全國300個縣區全面實施沼氣工程,京安股份將積極踐行“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國市場,開展沼氣工程的總承包服務,借助新三板這一平臺,為企業拓展空間,為股東創造價值,為中國農牧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開創產業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