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堰
四六排水,二八排沙
自此,蜀地水旱從人再無荒年
天下謂之天府之國
成都都江堰水利工程
2000多年了至今仍在發揮著作用!
前幾天上游暴雨,
都江堰水利工程
迎今年最大洪峰
洪峰過境
魚嘴、飛沙堰、寶瓶口
完美地發揮它分流排沙
泄洪減災的作用
寶瓶口如咽喉般
嚴控進入成都平原的水量!
都江堰水利工程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No.1
魚嘴工程
第一道工程是魚嘴工程,它修建在岷江的彎道處,洶涌的水流到了這里會被這道“分水堤”分為內江和外江,外江排洪,內江通過寶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四六分水:李冰治水時讓內江河床低于外江,在冬、春枯水季節,岷江水位較低,河流主流線多靠近河谷凹岸流去,分水堤將約十分之六的江水流入內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流入外江,保證了灌區的用水量。
夏、秋洪水季節,岷江水位相對升高,河流主流線相對變直,大部分江水流向凸岸,故分水堤又將十分之六的江水排入外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注入內江。
這種自動分配內外江水量的設計就是所謂的“四六分水”。
二八分沙:在魚嘴分流的地方,內江處于凹岸,外江處于凸岸,根據彎道的水流規律,澄澈的表層水流流向凹岸,渾濁的底層水流流向凸岸,所以,很大一部分的沙石都會被外江帶走。
No.2
飛沙堰工程
飛沙堰是內江外側的一道低矮堰壩,加上離堆的頂托作用,從魚嘴進入內江的水流在飛沙堰附近形成漩渦。
水中剩余的沙石大量被漩渦甩出飛沙堰,其余的沙石在飛沙堰對面的回水區鳳棲窩沉淀,每年有河工掏出清理,這樣就有效的防止了泥沙淤積導致的河流潰堤。
在飛沙堰與離堆之間,又修建了一條長200米的溢洪道。在水量較大時,溢洪道自動泄洪,使多余的內江的水排入外江正流使內江不受洪災。
No.3
寶瓶口工程
寶瓶口這里本來是玉壘山的一段石壁,李冰治水時,花了8年時間將石壁鑿開,形成了如今千年不變的寬度,因為它的形狀像瓶口,顧命名寶瓶口,被分開的玉壘山形狀如石堆,后人稱之為離堆。
修建寶瓶口的目的是分流和灌溉,約束進入成都平原的水量,如果遇到洪水時期,大量的水被寶瓶口阻攔,水面就會上升,當水面超過旁邊的飛沙堰時,就會被飛沙堰后面的排洪渠排往外江,達到二次排洪。
最古老的世界水利工程為何經久不衰、屹立不倒,至今仍能發揮愈加重大的作用?
2250年后的今天
這座世界最古老的水利工程
仍然屹立在我們的眼前
經久不衰、屹立不倒
歸根結底,主要包括
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選址方面。這是最考究的,先哲們就是在這條1200多公里的岷江上,奇跡般地創造了神奇。這個地方就是都江堰,這里的山形地貌、河床地勢、坡度及其隨四季變化規律等綜合因素,恰到好處。正是這個恰當的選址,為該水利工程奠定了前提。
其次是工程施工問題,先哲們在施工的時候,雖然沒有現今紛繁復雜的策劃、規劃、設計、方案作理論指導,但他們仍然非常智慧。
(1)就地取材。就是運用山形地貌、河床地勢坡度變化及河水規律,選定了三個最重要的關鍵工程,即分水的魚嘴、排水排沙的飛沙堰、控水的寶瓶口,就是這三個工程把岷江水治理的服服帖帖;
(2)科學施工。施工的順序同樣體現了尊重自然規律,正是這樣的順序才確保了該工程的成功和“長治久安”,從下而上,首先是控水寶瓶口工程確保了水流的去處,然后是分水的魚嘴(金剛堤),最后才是排水排沙的飛沙堰,無不體現著“四兩撥千斤”的超然智慧;
(3)工程質量管控。由于當時科技水平的滯后,施工環境條件肯定比較惡劣,作業現場沒有現在便利,僅憑著一種精神——兢兢業業、精益求精、以人為本、恩澤千秋的“都江堰精神”。就是這種精神,創造出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
最后是工程理念的問題。該工程自始至終,無不體現出因勢利導,因地制宜,不用開疆擴土、杜絕節流筑壩、不用管網設備、就地取材、順勢而為的理念。因為我們的先哲們,早就明白這個復雜而簡單的道理——一切都要尊重自然規律。
最古老的世界水利工程
告訴了我們什么?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國博大精深華夏文化的最好體現和最完美的杰作。文化名人余秋雨曾說,世界上最偉大的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是岷江作為長江一級支流,在川西高原與成都平原交匯出山口處,出口處外面就是廣闊的成都平原即天府之國,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個水旱災害十分嚴重的地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使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變為“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天府之國。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年代久、無壩引水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世界遺產。
最偉大的創新是,先于“現代沉積動力學”“熱脹冷縮原理”“移質泥沙的紊動擴散理論”“彎曲河道的水動力學及河床演變規律”近現代沉積動力學和工程水文動力學等理論的發明和提出,提前了至少1500年的實踐。也為現代相關科學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提供了再驗證的案例。
當然,都江堰最偉大的發明是尊重自然規律,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都江堰水利工程不破壞自然環境,不開疆擴土、不大興土木、不“愚公移山”、不筑壩攔水,不利用各種管道設施,就地取材,因勢利導,創造出恩澤千秋萬代的世界第一水利工程!
大家去都江堰游覽時
不僅要了解
核心工程景觀的
科學原理和科學奧秘
更應該去重溫、品味一下
先哲們最偉大的智慧結晶
科學游覽,游有所得
編輯:趙閱、裴天元、魏杰
來源:青城山都江堰 新發現之旅
城市觀察者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