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等十部門共同發布《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對全面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進行了部署。污水資源化利用既解決了水污染的問題,又解決了水資源少的問題,可以說是一把鑰匙打開了兩把鎖。
要讓污水變清流 總共分幾步?
1、污水資源化利用的起步階段
據統計,我國水資源總量約為2.8萬億立方米,由于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盡管我國在治水方面取得較大成果,但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與經濟要素之間不適配是我國基本水情,水資源短缺仍是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瓶頸。資源型缺水、水質性缺水問題依然存在,水環境污染和水生態安全形勢十分嚴峻,一些城市黑臭水體仍未消除,部分河湖水域、濕地萎縮嚴重,海河等部分河流斷流現象頻發。
為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我國正在持續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工作。污水作為第二水資源,具有水量穩定、水質可控、就近可用等優勢。積極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既可緩解水供需矛盾,又可減少水污染。
2、污水資源化利用政策出臺
《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國污水收集效能顯著提升,縣城及城市污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實現提標升級;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
該《指導意見》出臺,正值‘十四五’的起步之年,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政策措施與規劃目標安排,與《建議》中的15年遠景目標十分貼合,體現了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理念。
3、優化水資源配置
污水資源化將催生一個萬億元級的新產業,產業鏈的上游涉及污水處理利用科研、規劃設計等,中游涉及污水處理利用產品的設備制造、工程建設,下游涉及污水設施的服務外包、委托運營等。同時,污水資源化具有鮮明的公益性特征,國家一方面要在融資、財政補貼等方面予以扶持,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的水價機制。
破解水資源短缺矛盾需要節流開源并舉,一方面要堅持‘節水優先’的治水方針,持續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另一方面要把再生水納入水資源統一開發管理,推動水資源優化配置。
-
昨天 17:31已群發
-
星期一 17:59已群發
-
星期日 00:00已群發
-
星期六 00:00已群發
-
星期五 17:44已群發
-
星期四 18:00已群發
-
03月10日已群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