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水源”為城市“解渴”
今年合肥將實施再生水利用配置一期工程
水是城市的血液與命脈,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水資源的可靠保障。再生水的生產和使用,是提高城市水資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一環。作為全國首批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合肥正加強再生水利用配置,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根據計劃,今年合肥市將實施再生水利用配置一期工程,涉及蜀山區、廬陽區、合肥經開區北區等區域。
1.87億立方米再生水一水多用
再生水,是污水經深度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可重新循環利用的水,被稱為“城市第二水源”。
合肥現有萬噸級規模以上污水處理廠共29座,設計日處理規模達327萬立方米,其中,主城區15座,設計日處理規模253.5萬立方米;四縣一市14座,設計日處理規模73.5萬立方米。
“上述污水處理廠主要出水指標滿足巢湖流域排放標準,達到再生水回用水質標準,污水處理廠退水在水源和水質兩方面均滿足再生水回用需求,可直接利用。”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我市再生水利用主要為三個方向,分別為生態補水、工業用水、城市雜用水。其中,生態補水主要是利用再生水對河湖、景觀水體進行補水;工業用水主要是利用再生水作為熱電廠的循環冷卻水、集中工業區以及工業用水大戶的生產加工用水;城市雜用水則用于市政道路、綠化澆灑用水。
目前,我市已建成5個火電企業再生水回用工程,8個河道及景觀水體生態補水輸配管網工程,同時在主城區污水處理廠周邊配套建設市政雜用取水點24處。經統計,2022年合肥市再生水利用量1.87億立方米,較上年增加23%。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再生水潛在用戶較多。如在工業用戶方面,全市具備使用再生水條件的用水企業約63家。其中,有意向的企業15家,初步統計再生水年需求量約220萬立方米。
再生水將“擴產”
“在原有利用的基礎上,今年我市計劃啟動再生水利用配置一期工程,實施范圍涉及廬陽區、蜀山區及合肥經開區北區。”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針對蔡田鋪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泵站,廬陽區將在已建再生水用于企業回用和河道補水的基礎上,修復現狀再生水管道。該區還將新建再生水輸配管線0.8公里,自電廠西側四里河再生水補水管線接入,保證皖能電廠再生水需求;積極擴展再生水利用領域,敷設再生水管道用于市政雜用水。
蜀山區將利用望塘污水處理廠已建再生水泵站,將再生水提升至南淝河上游及廬州公園,進行生態補水及景觀活水,同步在沿線預留市政雜用水。合肥經開區北區則利用長崗污水處理廠已建再生水泵站及管道,完善配套再生水管道系統,將再生水用于工業企業及市政雜用水。
據介紹,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總投資約1.2億元,其中,新建DN200~DN800再生水管道約16.65公里,布置市政取水點9處,檢測修復蔡田鋪再生水廠輸配管網5.68公里,預計每年為河道進行生態補水872萬立方米,為工業企業和市政雜用提供再生水量約1972.6萬立方米。(記者 華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