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大再生水利用工程全面建成 每天將為錦江補水70萬噸
來源:成都商報 記者 閆宇恒 編輯:許成嵩
1月18日,記者從中國五冶集團獲悉,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建設,成都市錦江區再生水利用工程項目全面建成。目前,該項目已進入完工驗收移交階段,不久之后就可投用。
據中國五冶集團錦江區再生水綜合利用工程項目負責人介紹,作為成都最大再生水利用工程,項目包括再生水泵站工程和再生水輸水管道工程兩部分,全面投用后,每日可以為錦江流域注入70萬噸“源頭活水”,將有效解決區域內生態補水問題,全面提升水環境和居住環境。
錦江區再生水綜合利用工程是錦水生態治理規劃體系的重要一環,也是補強錦江水域再生水利用能力的重要舉措。該工程位于成都市錦江區三圣街道和成龍街道區域內,起于白鷺灣濕地公園,止于航天立交。項目管道全長11公里,采用“零開挖”,利用機械頂管的方式完成管道鋪設工作。
據了解,項目管道起點由該工程新建地埋式加壓泵站接出,由西南向東北方向輸送再生水,輸水管線主要沿環城生態區內外生態綠化空間、何家沖排洪渠沿線綠帶、銀杏大道西北側綠帶、東部副中心市政公園綠帶、紅豆樹街、三環路綠帶、驛都大道西南側綠帶敷設。
“整個項目投用后,可實現對錦江區何家沖排洪渠、紅廟子排洪渠、南支三渠、秀水河等中小河道生態環境補水。”該負責人說,在既有出水口的基礎上,沿線預留8個出水口,為遠期取水需求預留足夠空間。
作為水資源利用工程,錦江區再生水綜合利用工程的水源取自第九污水處理廠尾水,目前第九污水處理廠規模為100萬噸/天。已建成的中和濕地中水泵站再生水利用規模僅為30萬噸/天,剩余大量再生水未采取有效利用。該項目新建再生水利用總規模為70萬噸/天,將實現對第九污水處理廠尾水的全利用,同時不影響已建中和濕地中水泵站正常運行。
根據設計要求,該項目投用后,可向錦江區紅廟子排洪渠生態補水13萬噸/天,向何家沖排洪渠生態補水15萬噸/天,秀水河生態補水18萬噸/天,南支三渠生態補水24萬噸/天,共計70萬噸/天。
未來,該項目的投用,不僅實現了水資源的重復利用,同時還可緩解水資源不足的問題,防治水污染,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記者 閆宇恒
(來源:成都商報)
近期發表
今天 00:00
已發表
40
1
1
0
昨天 00:00
已發表
61
1
1
0
星期五 17:30
已發表
142
1
2
0
星期四 00:00
已發表
39
1
1
0
星期三 11:33
已發表
167
1
2
0
星期二 11:50
已發表
164
1
1
0
星期一 17:40
已發表
193
1
1
0
01月21日
已發表
89
1
1
0
01月20日
已發表
218
1
1
0
01月19日
已發表
148
1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