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廢細胞”正在養成,金山區這樣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無廢細胞”是指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等方面表現突出的社會生產生活各類組成單元,包括學校、企業、醫院、機關、酒店等等,是踐行“無廢城市”建設理念,促進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產方式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載體。日前,全市首批市、區兩級“無廢細胞”名單公布,那么這些“無廢細胞”到底是怎么運作的呢?
眼前這些灰色箱子叫做“π—box”循環快遞箱,是用pp環保材料制作的。與傳統的快遞箱比起來,它的箱體強度更高、抗腐蝕性更強,外觀采用激光印刷工藝,較傳統印刷方式也更環保。唯一的區別就在于,普通的快遞箱由收件人自己處置,而循環快遞箱在收件人收到快遞后,還要由快遞員拿走回收。
順豐速運上海分公司第75分公司 石化網點負責人 趙鴻昌:
和普通的紙箱相比,它可以循環利用70次,之后還可以回收再造。
據悉,自推廣以來,這種循環箱的利用率在該網點達到了近70%。此外,順豐推行的環保包裝袋,除了手感更柔軟、韌性更足的特點之外,環保是其最重要的標準之一。趙鴻昌告訴記者,這種新型包裝袋采用單一材質,更利于回收,目前網點已經全面啟用新型包裝袋,逐步淘汰老的包裝袋。
快遞公司在包裝上下功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則不斷加強對醫廢的可控處置,張堰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完善的醫療廢棄物管理制度,采用無滲、無遺撒的專用工具收集運送醫療廢棄物,按固定路線轉運至暫存點,同時操作數據全程實時上傳云端。
張堰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黨支部副書記、主任 曹文芳:
通過云醫廢管理平臺,所有數據全部錄入這個系統,形成了閉環的收集運送管理模式,不會出現外泄的風險和隱患。
而我區的各級學校,也從多維度培養學生們的環保理念,使孩子們從小樹立環保意識。在前京小學的“京京菜園”里,孩子們正在采摘親手種植的瓜果蔬菜,一名同學在瓜藤間發現了一只成熟西瓜,讓同學們興奮不已,老師當即決定讓大家一起分享西瓜。
“西瓜好甜!”吃完西瓜,果皮也不能隨便丟棄。排著隊,孩子們把果皮丟進了菜園邊上的堆肥桶。
前京小學 自然科學老師 胡志文:
“堆肥桶里面堆的是肥料,就像我們平常吃蘋果,不需要的蘋果核就可以扔到這里,時間長了就會變成肥料,可以給我們菜園里的植物施肥。”
據悉,這個“京京菜園”占地約1000平方米,是前京小學帶領孩子踐行生態環保理念的生動實踐基地,這里有各色瓜果蔬菜、花朵植物。在大棚里,校方還利用雨水循環系統,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前京小學 總務主任 盛雪明:
我們通過雨水收集器收集好雨水,然后對種植的黃瓜、番茄等進行灌溉,進而倡導循環利用理念,打造魚菜共生系統。
據悉,我區從去年年底正式啟動“無廢細胞”建設評估工作,經過半年時間的創建,日前正式命名了18家區級“無廢細胞”,其中上海嘉麟杰紡織科技有限公司被評為市級“無廢工廠”。
金山區生態環境局 副局長 李棟:
我們以“無廢細胞”創建評估為抓手,推動固廢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讓“無廢細胞”理念植入到我們金山的每一塊土地,進而推動“無廢城市”建設。
接下來,金山區將持續加大“無廢細胞”的建設力度,全面構筑綠色低碳示范高地,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努力繪就美麗金山亮麗畫卷。
記者 | 朱林 武云卿
通訊員 | 蔣軼婷 姚佳玲
編輯 | 楊麗
責編 | 何小燕 楊麗
上觀號作者:上海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