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訪談丨訪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建光:以生態“含綠量”提升高質量發展“含金量”
市委七屆七次全會提出,統籌推進筑牢生態屏障、深化污染防治、壯大綠色經濟、加快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為建設綠色低碳、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美麗南陽進一步明確了方向。”9月18日,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建光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市委七屆七次全會精神,大力推進美麗南陽建設,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全市生態環境系統聚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劉建光介紹說,截至9月10日,全市PM2.5濃度41微克/立方米,全省第三,PM10濃度60微克/立方米,全省第二,優良天數184天,全省第二;1-6月,32個國省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為87.5%,高于全省2.7個百分點,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水庫陶岔取水口水質保持Ⅱ類及以上;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今年5月,我市榮獲全國生態環境領域激勵表揚城市,全省唯一。下一步將堅持問題導向,強弱項、補短板,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堅決守好“一庫碧水”。持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陽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從守護生命線的政治高度,切實維護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深入開展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生態環境問題專項行動及“回頭看”,完成丹江口水庫及入庫河流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丹江口庫區匯水區和總干渠保護區內村莊生活污水治理,健全跨區域污染協同防治機制,提升“一河一策一圖”應急處置能力,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推動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精準治氣,加強VOCs全流程綜合治理,開展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綜合整治,加快推進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修訂應急減排清單,深化南陽、襄陽跨區域和傳輸通道縣(市)聯防聯控;推進桐柏、西峽、淅川、南召實現空氣質量二級達標。系統治水,開展入河排污口整治,積極爭創國家美麗河湖試點市。源頭治土,強化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協同防控,持續做好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加強固體廢物綜合治理和新污染物治理,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深化規模以下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內鄉模式”經驗推廣和應用。
加快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嚴把環境準入,全面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嚴格“高污染、高耗能、低水平”項目環評審批,源頭控制重污染項目建設。保障項目環境容量,推進老舊機動車淘汰等重點減排工程,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產業。建設國家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城市,建立指標評價體系,探索能源清潔化、產業綠色化、排放減量化、資源循環化的協同創新模式。
劉建光表示,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力打造高效生態經濟引領區,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建強省域副中心城市貢獻生態環保力量。
轉自:南陽日報
原標題:《權威訪談丨訪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建光:以生態“含綠量”提升高質量發展“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