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管齊下擰緊水龍頭!貴州財經大學獲評省級節水型高校的背后
來源: 貴陽網

從去年3月到今年9月,貴州財經大學“三管齊下”,經過18個月的節水型高校建設,取得顯著節水效果,學生人均用水量從2022年的80立方米左右下降到今年前9月的45立方米左右,獲得2024年第一批省級節水型高校稱號。
今年是國家首部節約用水行政法規《節約用水條例》頒布施行之年,高校是實施國家節水行動的重要領域,因用水總量大、用水點多、用水人口集中等特點,成為城市社會節水的重要環節。去年12月,教育部、水利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聯合印發《全面建設節水型高校行動方案(2023—2028年)》,讓高校節水再度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
之前,貴陽市節水辦對各高校進行摸排,發現高校整體用水情況在定額范圍內,但部分高校年用水總量接近定額紅線值,主要為供水管網和用水設備陳舊,輸水、計量設施老化,學校管理維護粗放,節水器具和技術普及率不高,非常規水利用不充分,管理手段單一,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原因所致。
對此,貴陽市節水辦在去年2月成立貴陽貴安高校節水工作現場指導組,深入高校一線指導節水用水工作,并為高校量身定制“一校一策”節水指導方案,幫助高校解決歷史沉積和運維管理的現實問題,讓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再升級。同年,35所高校取得了日節水量1萬立方米的成效。
為加快建設節水型高校,貴州財經大學嚴格落實節水型高校建設的主體責任,切實壓緊高校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節水主責,統籌落實學校各部門節水責任,加強頂層設計,開展系統謀劃,圍繞“科技節水、管理節水、教育節水”,“三管齊下”深入開展節水工作。
貴州財經大學加大投入改造用水設施,引進“智慧節水+合同節水”的節水模式,實施“節水貸”,引入社會資本和專業化節水服務企業,實現用水數據化、管水信息化、節水智能化,改造管道近萬米、節水器具近萬套,校區供水管網綜合漏損率逐月下降。該校去年建成投用的東區從設計建設開始就重點突出節水理念,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貫穿其中,共修建5個雨水收集點,可收集223.5立方米雨水作為中水回用。
此外,貴州財經大學還加大宣傳力度,將節約用水作為“開學第一課”,納入德育教育內容及新生入學教育,定期開展節水宣傳和實踐活動,提升師生節水意識,實現節水教育全覆蓋。
2024年1至9月,貴州財經大學用水量同比下降21萬立方米,節水率達27%,節水成效持續向好。“貴州財經大學2024年用水量預估控制在100萬立方米以內。相比2022年,僅節省水費一項,產生的直接經濟效益就達300余萬元,節水成效持續向好。”貴陽市節水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貴州財經大學已成功實現從“被動節水”到“主動節水”、從粗放用水到節約集約用水的雙重轉變。
貴陽貴安有35所高校,師生人數約51萬人,日用水接近10萬立方米,相當于金華水廠一天的供水量。目前,35所高校中已建成13所節水型高校,建成率為37%。
未來一段時間,貴陽貴安一方面將系統總結前期創建節水型高校的成功案例,積極探索并構建可復制、易推廣的高校節水新模式與新路徑。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推動高校節水工作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從而更有效地發揮高校在節水型城市與節水型社會建設中的示范與引領作用。
另一方面,貴陽貴安還將把高校節水作為城市節水的關鍵點和切入點,把節水型高校建設作為工作重點,定期回訪,重點監控,年度評估,筑牢“定額計劃管理+節水執法監管+節水監督考核”三道防線,持續鞏固高校節水成果。
記者 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