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 為濟寧打造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提供強有力的水務支撐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欒維娜)1月17日下午,濟寧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看濟寧”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2場)——城鄉水務專場。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市城鄉水務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四水四定”原則,按照“強黨建、拼經濟、穩增長、惠民生、防風險”要求,扎實推進各項任務目標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績效評價在全國15個試點市中獲第一名。泗河泗水大閘、泗河堤防(太白湖新區、高新區)通過水利部標準化管理工程評價等10項工作榮獲國家榮譽;我市12處水廠通過省水利廳農村供水標準化工程認定,兗州區通過全省水資源集約節約示范縣認定等38項工作榮獲省級榮譽,成功應對汛期12輪強降雨和臺風“格美”等51個工作經驗做法在國家和省級層面宣傳推廣。濟寧水務事業高質量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2024年12月31日召開的濟寧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全面深入總結2024年全市經濟工作,科學統籌、系統安排,向全市發出了奮發有為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的動員令。新的一年,市城鄉水務局將緊緊圍繞“一個萬億、五個倍增”目標和“十個新突破”重點工作,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干到底,“講政治、爭一流、強擔當、重創新、求實效、守底線”,按照聚焦省市級現代水網示范區建設收官“一條主線”,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水民生保障“五大任務”,守牢防汛抗旱、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安全生產、城鄉供水等“一排底線”的“151”工作思路,為濟寧打造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提供強有力的水務支撐。
聚焦“一條主線”
圍繞省市級現代水網示范區建設收官目標任務,健全水安全保障體系,實施供水保障類、防洪提升類、水生態保護與修復類、城鄉污水處理類等市級現代水網項目94個、計劃完成投資較2024年增長6.6%;其中申請列入省水網項目清單的82個,計劃完成投資較2024年增長17.74%。加快構建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2025年完成曲阜、泗水2個縣及賀莊等8座水庫的國家級、省域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試點建設。
統籌推進“五大任務”
扎實做好水災害防治。實施洸府河城區段治理、湖西白馬河航道改造、老運河防洪節制閘東閘拆除重建、4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等防洪工程建設。落實防汛抗旱行政首長負責制,發揮防指牽頭抓總作用,緊盯東部水庫塘壩山丘區、骨干河道行洪區、湖區及蓄滯洪區、濱湖易澇區“四大區域”,抓好隱患排查整改、預案修編、會商研判等防汛備汛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扎實做好水資源節約。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計劃用水管理,執行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確保2025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23.29億立方米以內,萬元GDP用水量較“十三五”末降低20%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十三五”末降低11%以上。推進水資源優化配置工程建設,完成引黃西線工程配套二級泵站建設,推動工程盡快投產運營,利用黃河水置換地下水作為城鄉生活用水水源,提高黃河水利用率。推進金鄉縣省級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項目建設,加強再生水等非常規水利用,2025年非常規水利用量達到1.6億立方米以上。
扎實做好水生態保護。發揮河長辦組織、協調、分辦、督辦作用,依照河長辦成員單位責任分工,及時解決河湖生態環境等問題。加強河湖岸線管控,組織完成全市河道岸線保護和利用規劃修編,配合淮委完成南四湖岸線規劃修編,努力爭取岸線規劃滿足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強化涉河湖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監管,防止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積極推進美麗幸福河湖建設,創建1條以上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和3條以上省級美麗幸福河湖。加強水土流失預防、治理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0平方公里。
扎實做好水環境治理。持續鞏固提升農污治理成果,探索采取資源化利用模式,改造魚臺縣前解村、汶上縣前苑村等15個農污項目。開工建設濟寧市污水處理廠新建項目,完成泗水縣生態新城、嘉祥縣嘉北新區、梁山縣城發3座污水處理廠新、擴建;積極配合住建部門加快推進雨污分流改造,開展管網錯接混接、破損滲漏等問題整改,提升城市污水收集能力,2025年底前全市進水BOD濃度高于100毫克/升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規模占比達到90%以上。持續開展城鄉黑臭水體排查治理,保持動態清零。
扎實做好水民生保障。開工建設兗州區、泗水縣、汶上縣3處水廠水源連通工程,新建續建鄒城市、微山縣、嘉祥縣、金鄉縣4處地表水廠,鞏固全市6156個自然村供水保障水平,規模化水廠供水覆蓋率提升至98.2%,農村供水入戶率達到99.8%以上。新建改造城市供水管網83公里,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低至7.9%。指導曲阜市完成國家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試點建設。
守牢“一排底線”
時刻樹牢底線思維、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守牢防汛抗旱、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安全生產、城鄉供水等“一排底線”。盯緊關鍵環節、重點領域、重點人員,做好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強化督查督辦,抓好責任落實,真正把各項風險隱患消弭在萌芽狀態,為全市水務事業營造安全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