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1月23日訊(記者 李晶)污水管網不健全導致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影響市民生活,這些深受垢病的河道問題即將得到有效治理。今日,從太原市城鄉管理委員會傳來消息,太原市制定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計劃,根據黑臭水體排查情況,確定6條河道、7條排洪渠(溝)、1條灌溉渠、3座緩洪池為本次黑臭水體重點整治對象。
根據計劃,中心城區內的玉門河、九院沙河、北沙河、北澗河、大黑水河、南排洪溝6條河道,北張退水渠、狄村排洪渠、許坦排洪渠、黑駝溝、馬莊溝、化工退水渠、城南退水渠7條排洪渠(溝),1條西干渠,七府墳緩洪池、五、六號緩洪池3座緩洪池,2017年年底前實現水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放口,建成區范圍內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在河道生態治理方面,將分年度對南沙河、太榆退水渠、北沙河、北澗河、風峪河、冶峪河、玉門河、九院沙河、虎峪河、北排洪渠河道生態治理。在上游水保治理方面,將分年度對南沙河、北沙河、北澗河、風峪河、冶峪河、玉門河、九院沙河、虎峪河、北排洪渠上游水保治理,新建淤地壩、谷坊、河壩、排洪渠、蓄水池提水灌溉等工程。
計劃中,明年年底前,太原市將全面排查各水體沿線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各類工業企業,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規要求,全面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各類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此外,還將集中治理工業集聚區水污染,制定污染行業專項治理方案,實施清潔化改造,強化高新區、經濟區、民營區、不銹鋼園區、西山礦務局等工業集聚區污染治理。
名詞解釋:建成區,指市行政區范圍內經過征用的土地和實際建設發展起來的非農業生產建設地段,是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設施的城市建設用地 (如機場、鐵路編組站、污水處理廠、通訊臺等)。
太原市建成區內2017年底前要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人民網太原11月23日電(王建)11月20日,《太原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公示。《計劃》提出,太原市建成區內2017年底前要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實現水面無大面積漂浮物,河岸無垃圾,無違法排放口。根據排查情況,太原市黑臭水體整治對象主要針對地表水流,包括6條河道、7條排洪渠(溝)、1條灌溉渠、3座緩洪池。
優先實施黑臭水體截污改造
結合太原市正在實施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和“十三五”排水防澇規劃情況,根據污染源現狀,太原市將分年度優先實施黑臭水體截污改造。
今年重點實施的是五號緩洪池、六號緩洪池截污工程,并實施了雙塔北路、紅溝南街、五龍口街、郝家溝街、小溝街、佛光路污水管道改造。《計劃》提出,2016年底,要完成玉門河、城南退水渠區域范圍內的雨污分流改造。
2017年底,包括北沙河、九院沙河、南排洪溝、化工退水渠、大黑水河在內,將對沿線污水排放口采取截污措施;對西干渠污水排放口采取封堵措施。此外,太原市還將實施新店街、新店北街、新店路、長溝街、太鋼十校街、柏楊樹街、柏楊樹北二街等道路及趙莊污水廠干道管網建設,對沿線污水排放口采取截污措施,以確保完成北澗河、七府墳緩洪池黑臭水體治理;實施侯家寨污水處理廠和科教園區泵站建設,完善污水廠周邊污水管網,完成北張退水渠截污治理;通過東峰路、學府街東延、西太堡街東延、南中環街東延等工程,完成污水管道敷設,對狄村排洪渠、馬莊溝、黑駝溝、許坦排洪渠實施截污。
實施河道綜合治理
河道綜合治理包括河道生態治理和上游水土保持治理。至2019年,太原市將分年度實施南沙河、太榆退水渠、北沙河、北澗河、風峪河、冶峪河、玉門河、九院沙河、虎峪河、北排洪渠河道生態治理。在上游水土保持治理方面,太原市計劃在未來4年內,分年度實施南沙河、北沙河、北澗河、風峪河、冶峪河、玉門河、九院沙河、虎峪河、北排洪渠治理,新建淤地壩、谷坊、河壩、排洪渠、蓄水池提水灌溉等工程。
針對這些水體,太原市將制定詳細維護管理辦法,隨時清理各水體生物殘體及漂浮物和沿岸垃圾;明確疏浚范圍和疏浚深度,定期實施清淤疏浚,確保水體不發生二次污染;及時修復破損堤岸;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強化巡視管理,嚴禁隨意設置違法排放口。
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
依照《計劃》,明年年底前,太原市將全面排查各水體沿線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各類工業企業,全面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各類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
重點控制工業集聚區的水污染、城市生活污染。高新區、經開區、民營區、不銹鋼園區及西山礦區等工業集聚區,2017年底,工業廢水必須經預處理達到集中處理要求,方可進入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各工業集聚區應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為強化城市生活污染治理,太原市還將完成晉陽污水處理廠、侯家寨污水處理廠建設,重點強化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接合部污水截流、收集;難以實施雨污分流改造的,采取截流、調蓄和治理等措施,在2017年底在建成區范圍內基本實現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同時,適時推進初期雨水處理和資源化利用。
水流上游的農村污染防治被提升至與工業廢水污染、城市生活污染同等重要的水平。《計劃》提出,要科學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現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配套建設糞便污水儲存、處理、利用設施。散養密集區要實行畜禽糞便污水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要實施雨污分流、糞便污水資源化利用。制定實施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方案,要利用現有溝、塘、窖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柵和透水壩,建設生態溝渠、污水凈化塘、地表徑流集蓄池等設施,凈化農田排水及地表徑流。嚴打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自2016年起定期公布環保“黃牌”“紅牌”企業名單。定期抽查排污單位達標排放情況,結果向社會公布。重點打擊私設暗管或利用滲井、滲坑、溶洞排放、傾倒含有毒有害污染物廢水、含病原體污水,監測數據弄虛作假,不正常使用水污染物處理設施,或者未經批準拆除、閑置水污染物處理設施等環境違法行為。建立嚴格監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水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同時,統一規劃設置監測斷面(點位),完善水環境監測網絡,提高水環境監管能力。
市城鄉管委將根據市政府安排,委托專業評估機構或組成專家評估團,全程參與黑臭水體排查、整治方案制定、工程實施進展、實施效果評估、長效機制建立等工作,確保黑臭水體整治工作落到實處。
(原標題:太原市建成區內2017年底前要基本消除黑臭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