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強地下和地上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海綿城市。而昨日,佛山召開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會議。按海綿城市建設投資約為每平方公里1億元~1.5億元的測算,那佛山試點區域超76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建設投資或超百億。
海綿城市是什么?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筑、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今年10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海綿城市建設指導意見,海綿城市一度成為全國各大城市關注的焦點。
佛山新城及各區的一些建設項目、“三舊”改造很多已納入了海綿建設理念。今年,佛山起草了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并編制了全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計劃:重點建設7個試點區域
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后佛山將集中力量將佛山新城、禪城區綠島湖片區、南海區三山新城片區、順德區中心城區、高明區西江新城、三水區云東海片區和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新校區等,總面積超過76平方公里的7個試點區域進行建設。
按照要求,相對成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以上的區域——禪城區綠島湖片區、南海三山新城、順德中心城區、高明西江新城、三水云東海片區、佛山新城核心區,作為海綿城市建設重點區域。
此外,將舊城改造相對集中的區域禪城區奇槎片區,作為佛山海綿城市建設重點區域。按海綿城市建設投資約為每平方公里1億元~1.5億元的測算,佛山總面積超76平方公里的試點區域投資或超百億元。
目標:建成區兩成以上面積達標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從明年起,全市所有新建(改建、擴建)項目要全面推廣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新城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內的建筑和小區、城市道路、城市綠地和廣場(含公園、公公家建筑等)和城市水系項目,應率先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到2020年,力爭佛山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
按照要求,到2020年,禪城綠島湖片區、南海三山新城等6個新城區、工業園區、成片開發區應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率先達標。這些示范區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總體目標為70%,對應的設計降雨量為25.2毫米;水域面積率達到10%以上;排水防澇系統達到20~30年一遇。
7個試點區域
禪城區綠島湖片區、南海三山新城、順德中心城區、高明西江新城、三水云東海片區、佛山新城核心區、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新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