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貫徹落實山東省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魯建城管字﹝2018﹞62號 |
||||
|
||||
各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城鄉建委)、城管局(執法局),濟南、萊蕪市城鄉水務局: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作戰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全面加強住建領域水生態環境保護,打好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現提出以下工作要求,請抓好貫徹落實: 一、認真貫徹《方案》要求,扎實推進治理工作 各地主管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認真履職盡責,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靠上抓,扎實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工作,以黑臭水體整治倒逼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短板,鞏固近年來治理成果。以設區市黑臭水體整治帶動全域黑臭水體治理,堅持治標和治本相結合,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相結合,既集中力量打好消除城市黑臭水體的殲滅戰,又抓好長制久清的持久戰,確保用3年左右時間使黑臭水體治理明顯見效。 二、明確工作目標,全面細致排查 各地要按照《方案》要求,明確黑臭水體治理目標,2018年年底前,濟南、青島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高于90%;到2020年,其他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高于90%,縣(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70%,農村生產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各設區市主管部門組織轄區各縣(市)參照《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指南》,對建成區黑臭水體進行全面排查,查明黑臭水體兩側排污口的位置、排放量、排水水質,詳細記錄淤積河段、垃圾臨時堆放點等污染源的位置。開展黑臭水體水質監測,判定黑臭級別,編制縣(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清單,向社會公布,接受公眾評議,并于2019年1月底將清單報我廳。根據調查和評議結果,確定縣(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清單,對每條黑臭水體編制整治方案和計劃,明確消除目標、工作進度、年度計劃和完成時限。2019年3月底前,完成縣(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方案編制。 三、制定整治方案,定期公布進展 各地要按照“一河一策”原則,科學制定整治方案,從實際出發,遵循治污規律,堅持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全方位、全過程實施黑臭水體治理。要統籌好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關系,重點抓好源頭污染管控。各地實施方案按要求向社會公布,黑臭水體治理進展情況每季度向社會公開。 全面加強污水管網建設,推動城市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以及老舊污水管網改造和破損修復。推進城中村、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和雨污管網分流改造,科學實施沿河沿湖截污管道建設。切實提升污水處理能力,統籌規劃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和污水收集管網,做到污水處理能力與污水管網相匹配。深入推進水體及岸線的垃圾治理,完善“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防止垃圾直接入河或隨意堆放。在滿足城市排洪和排澇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對河湖岸線進行生態化改造。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城鄉共建、以城帶鄉的原則,加快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四、建立長效機制,保障治理成效 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加大河湖管理保護和監督力度,建立河湖日常監管巡查制度,落實管網、泵站、污水處理廠等污水收集管網相關設施的運行維護管理隊伍,有條件的地區,鼓勵將排水管網管理延伸到居民小區內部。加大對黑臭水體治理的資金支持,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逐步形成完善的黑臭水體治理資金保障體系。 優化審批流程,結合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大對黑臭水體治理項目支持和推進力度。強化科技支撐,加強黑臭水體治理科研攻關和技術支撐,不斷提煉實用成果,總結典型案例,推廣示范適用技術和成功經驗。引導公眾參與,充分利用多種媒體和途徑,廣泛宣傳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拓寬公眾參與渠道,向社會公示黑臭水體治理相關信息,接受監督。對于群眾有意見、黑臭現象反彈的,經核實重新列入城市黑臭水體清單,繼續督促治理。
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18年12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