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上海市秉持節水即治污、節水即降碳的理念,以《國家節水行動方案》為引領,落實《上海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在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保護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完成目標任務
扎實推進《上海市節水行動實施方案》年度工作任務,落實完成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鄉節水降損、污水資源化利用、科技創新服務、節水科普宣傳以及加強制度保障等8項18條具體任務。2021年,上海市用水總量為77.43億立方米,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為18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34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739,以上指標均完成國家控制目標。
二、強化規劃指引
根據《“十四五”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要求,形成《上海市節水型社會(城市)建設“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節水政策法規、市場機制、標準體系趨于完善,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基本建立,非常規水源利用占比進一步增大,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進一步提高”的目標,以農業、工業和城鎮生活節水以及非常規水源利用為重點,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制定《上海市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將非常規水源納入用水總量統一配置,2021年再生水利用量2138萬立方米。
三、建設節水載體
2021年,浦東、寶山、松江、崇明4區被命名為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至此,上海9個郊區已全部完成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累計完成比例達到100%。持續開展節水型載體建設工作,制修訂各類節水型載體評價標準和考核辦法。2021年,新增141個節水型居民小區、304個節水型生活服務業單位、36家節水型工業企業、2個節水型工業園區、1個節水型農業灌區。截至目前,上海市累計建成5000余個節水型載體。2021年,7家單位為公共機構水效領跑者(2021-2023),充分發揮水效領跑者的引領示范和典型帶動作用。
四、強化監督檢查
修訂《上海市用水定額(試行)》(第一批),共制定89個、修訂42個產品用水定額值,涉及農業、工業、建筑業、服務業和居民生活等方面共計291個種類的458項產品。印發大用水戶節水管理實施方案,對全市14萬余戶用水單位開展定額(計劃)管理,實施大用水戶“一企一策”。結合日常定額(計劃)管理,提供節水主動服務,及時杜絕“跑冒滴漏”用水異常現象。對各級重點監控用水單位開展節水監督檢查,目前上海市年用水量50萬立方米以上用水單位已納入國家級、市級重點監控名錄。
五、創新節水服務
全年完成水平衡測試備案274家,指導工業企業積極推廣高效冷卻、污水處理回用和水重復利用等節水技術,挖掘用水單位節水潛力。推動高耗水行業節水型企業建設,目前鋼鐵、造紙、石油煉制、火力發電、紡織染整五大行業節水型企業創建率100%,食品和化工兩大行業創建率均在90%以上。開展電子芯片、汽車制造、飲料等行業用水審計和水效對標試點,樹立用水標桿企業,促進比學趕超。對賓館、洗浴等高耗水服務業開展用水情況排摸調查,推動節水增效。推動年用水量在50萬立方米以上的大用水戶加快推進合同節水管理工作,2021年開展合同節水項目64個,年節水量約79萬立方米。
六、推進節水宣教
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全國科普日”和第四屆進博會期間,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共建節水型申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水資源集約安全利用”等主題,開展豐富多樣的宣傳活動,不斷增強市民惜水、護水、愛水意識,共同營造全民節水良好氛圍。走進小區、學校、機關單位,展示節水器具,發放節水宣傳冊。打造節水科普宣傳品牌,拓寬節水科普知識和節水意識受眾面;開展“上海市節水科普點”評選工作。開展“清瓶行動”,樹立節水文明社會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