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引水造福津沽
作響……12月2日,隨著“江漢先鋒號”硬巖掘進機一頭“鉆”進山梁,緩緩啟旋,大量泥沙和石塊傾瀉而下,標志著引江補漢工程正式進入隧洞掘進施工階段。該工程建成后,將連通長江與京津冀地區等地,對保障國家水安全發揮重要作用。
自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向天津市供水以來,天津市經濟核心區域實現引長江、引灤河雙水源保障。10年來,天津市相繼建成王慶坨水庫工程、武清、寶坻等供水工程和引灤引江連通爾王莊段明渠復線應急工程等配套項目,截至目前,天津市引江供水體系已覆蓋天津市16個行政區中的15個(除薊州外),已形成“一縱一橫”引灤引江輸水干線為骨架,于橋、爾王莊、王慶坨、北塘、北大港5座水庫調蓄調度,輻射城鄉的供水安全保障體系。
2023年6月,由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參建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寶坻引江供水工程正式通過通水驗收。如今,寶坻區實現了從引灤單水源,到引灤、引江的雙水源供水。
40多年前,來自中鐵十八局等單位的建設者在推動引灤入津工程時,受制于當時的設備技術條件,工程推進十分艱難。“如今,我們承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寶坻引江供水工程時,采用現代化施工技術作業,任務完成又好又快。”中鐵十八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寶坻引江供水工程項目負責人王強說。
中國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有近1萬名職工投入引灤入津工程。中建六局原機械化施工公司基層干部史向東說:“在參加過引灤入津工程的老一輩中建六局人眼里,工程建設取得勝利的法寶是建設者頑強拼搏的斗志。大家瞄準一個目標,就是要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任務。”
天津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未來,天津將秉持先節水后調水的原則,通過優化水資源配置,深化計劃用水管理,深化節水型系列創建等舉措,推動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和節水型社會建設邁上新臺階。 (經濟日報記者 周 琳)